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记者观察:促消费需要丰富“工具箱”

记者观察:促消费需要丰富“工具箱”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8-02 08:51

□本报记者 许予朋

最近,家里热水器坏了,维修师傅评估后认定为风机失灵,更换单一零件需要1850元。考虑到热水器已使用多年,家人倾向于购置一台新机器。

巧的是,最近国家推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以原价的五折即实现“换新”。这笔消费让人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力度,以及维修人员对政策的熟悉程度和操作流程上的规范度。从细节中能够看出,商家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中可谓诚意满满,而国家这一促消费政策确实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通过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更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日前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直接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地方自主提升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力。这是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度从“扩投资”领域进入“促消费”领域,足见宏观经济政策向民生领域倾斜的决心。

在促消费、扩内需过程中,除了财政发力,金融也不能缺位。近期,围绕暑期旅游等消费场景,多家银行纷纷出台购车票立减、门票打折、支付便利化等举措,鼓励消费者走出家门寻找“诗和远方”。同时,部分银行通过下调消费贷利率、创新消费金融产品等方式,为消费者购车、装修等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在大宗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文体旅游等领域,均有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的空间。

如果说财政、金融发力能够有效刺激老百姓消费需求,稳定的收入预期才是增强老百姓消费意愿的根本。为此,财政、金融政策还需配合产业政策持续发力,通过推动网络电商、乡村产业、县域旅游等新兴行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当前,新能源汽车下乡还有很大空间,教培、健身、咖啡茶饮等消费风潮在县域方兴未艾,多个领域蕴藏着消费新动能。这需要政策层面进一步丰富“政策包”、打造“工具箱”,增强对老百姓的金融、税收、就业、消费补贴等服务供给,让消费市场的活力能够充分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