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8-01 08:15
□胡晓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作为农村中小银行,如何围绕这一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工作部署?笔者认为支持好城乡融合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农村中小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乡村振兴主办行,在支持城乡融合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何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和措施,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里谈几点个人思考供参考。
一、坚守定位,加大信贷投入
农村中小银行要始终从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出发,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的金融需求。因此,农村中小银行要坚守“服务‘三农’”“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乡村振兴”的市场定位,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的要求,健全和完善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农村中小银行应围绕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规划,逐步调整信贷结构,倾斜有限的信贷资源,切实增加对城乡融合发展项目的有效信贷投入,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明确方向,突出支持重点
农村中小银行支持城乡融合发展,最主要的就是提供强有力的信贷融资支持。这就要求农村中小银行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结合当地农村经济的实际,突出信贷投放重点,因地制宜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一是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决定》提出,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扩大经营规模,能够实现土地、资本、技术等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重专业化生产,通过添置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实现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销售、休闲农业等多元化业务,延长产业链条。二是支持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支持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决定》要求,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鉴于融资问题是制约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农村中小银行应通过信贷资金扶持,积极支持和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多种形式,拓宽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资产、资源、生态和文化等要素,与企业合作开展多种类型的村企合作,延伸产业链,将收益更大程度留在农村。三是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的服务主体在农资、农技、农机等方面的规模化供给,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收益;同时,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和应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决定》要求,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中小银行要针对农民的多样化需求,通过信贷资金投向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提供包括技术咨询、市场营销、农业生产托管、农机作业服务、农产品加工等在内的多元化服务。四是支持绿色低碳农业发展。《决定》提出“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将绿色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一。农村中小银行应将绿色金融纳入全行战略规划,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绿色金融发展蓝图,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加大对绿色金融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学习等方式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为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聚焦绿色产业和重点项目,将资金充分配置到生态农业、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生态环境等农村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切实提升绿色信贷占比、绿色金融产品占比等,有效推动绿色金融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此外,还要支持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城乡共同繁荣。同时还要加大支持新市民创业发展力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三、守正创新,提升服务效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守正创新。对于农村中小银行来说,“守正”指的是坚守市场定位,做好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营,服务乡村振兴。始终不忘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创新”则是要勇于开拓、善于创造,即不断探索新思想、新路径、新方法,高质量做好各项支农惠农工作。一是持续创新金融产品。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积极探索研发满足多样化需求的金融产品。如针对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创新金融产品,支持承包地经营权流转。针对农村小微企业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如推出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供应链金融产品等。二是不断拓展服务渠道。要增加科技投入,依托大数据应用,推进业务和科技融合,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如加强移动APP和网上银行的建设,使客户能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服务。三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农村中小银行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还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业务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切实解决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不足。如民营经济贷款难、贷款担保难找,贷款融资成本高、流程手续繁琐,科技投入少、数字化转型难,长尾客户多、适老化改造慢等问题,都需要在创新发展中加以解决。四是坚持风控优先的原则。农村中小银行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风控优先的原则。要提升客户经理的专业素养,学会和掌握风险识别工具和方法,把控支持城乡融合的项目风险全貌和优先等级。要加强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提高风险监测和预警的能力,及时发现潜在的市场风险,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要定期对面对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和总结,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支持城乡融合发展的项目风险可控,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村中小银行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责任重大,应不辱使命发挥好职能作用。通过在不断加大信贷投入、突出支持重点、提升服务效率、管控市场风险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农村中小银行一定可以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