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7-24 07:12
□李斌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巴彦淖尔市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021.19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4.5%。2023年,巴彦淖尔市继续加大力度,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并成功申报河套灌区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项目,计划2023年至2027年建设高标准农田 739.39万亩(新建81.34万亩、改造提升658.05万亩),投资149.72亿元。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巴彦淖尔市实现了“地平整、土肥沃、路相通、树成行、井配套、管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盐渍降、耕统一”的效果,农田基础设施配套程度明显提高,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民劳动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土壤次生盐渍化得到有效遏制,耕地质量明显提升,达到“增地、增效、增收、省水、省力、省钱”效果。据统计,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灌溉速度明显加快,每轮灌溉速度缩短3-5天。黄灌区每万亩年节水约20万立方米,高效节水项目区每万亩年节水约70万立方米。新增耕地方面,据典型项目区测算,平均新增耕地率约2%。此外,通过建设,项目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约1.35%,达到4%,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通过项目实施,巴彦淖尔市各项目区呈现出了“土地平整、土壤肥沃、灌排配套、道路畅通、林网防护”的发展新格局,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目标取向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和抵御自然灾害及市场风险能力,项目建设取得巨大成效。为客观评价项目建设成效,巴彦淖尔市农牧局对项目区的部分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到155份有效问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所有受调查农户均认为灌溉用水有所减少、耕地地力有所改善、耕种收益有所提升;97.4%的农户认为耕地较为平整;98%认为田间道路较为平整;88.4%认为农田防护林有所增加;97.4%认为耕种成本有所减少;100%的农户表示耕种收益有所提升,并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表示满意。
从资金投入情况来看,2021-2023年,通过多渠道投入,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总计28.2亿元的资金支持。从金融支持角度来看,巴彦淖尔金融监管分局有力督导了辖内金融机构完善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金融支持,2024年以来银行业机构累计新发放765笔、6.67亿元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款。
目前,乌拉特前旗积极探索的高标准农田“建运一体化”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西小召镇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运一体化项目具有“大、快、新”的特点。集中规模大,是2023年全自治区最大的集中连片新建项目,亩均投资达3040元,建设效益大,预计新增耕地1.2万亩,实现了节水增产增收。前期工作和工程实施快,为项目顺利推进赢得了时间。在资金来源、项目推进和运营等方面的创新,实现了多方共赢。
(作者系巴彦淖尔市农牧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