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评论> 推进银行改革更好服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银行改革更好服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7-23 07:50

□娄飞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提出,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本身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功能,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从我国金融业发展实际情况看,需要银行业在更好服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银行业是我国金融行业中资产规模最大的行业。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76.49万亿元,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429.58万亿元,占金融业机构总资产的比例为90.16%。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4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行榜”显示,按照一级资本排名,四大行包揽前四,前十名中占据六席。我国的融资结构中,间接融资占比较高。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2024年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比例为68.84%,6月底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比例为62.7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随着改革的推进,我国银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银行机构体系,也有效服务经济社会改革发展。2012年以来,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业综合化、国际化经营水平快速提升;民营银行试点成立;“一省一策”推进农信社改革,将省联社改制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的金融企业;规范中小银行公司治理,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持续推进等。我国银行业资产负债结构更趋合理,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提高,经营发展更加稳健可持续。从银行服务改革发展的成效看,我国个人银行账户拥有率超过95%,高于中高收入经济体平均水平,移动支付普及率全球第一,存款贷款、支付清算、理财投资、信息查询等基础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普惠性走在全球前列,金融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展望未来,需要按照全会所指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持续推进银行业改革发展,发挥好银行业金融服务功能,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目前来看,我国还存在银行业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不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化解压力依然较大等问题,需要在系统总结既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银行业发展质量和金融服务质量。

在银行业改革中,需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持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围绕金融强国建设发展形成强大的金融机构。一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法人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二是完善机构定位,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推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引导中小银行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三是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不断提高银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增强经营发展的稳健性。四是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五是围绕数字金融发展,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丰富金融服务模式,强化金融风险管理,抢占数字时代金融发展制高点。

在服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重点围绕优化资金供给结构,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工作。在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方面,近年来银行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信贷投放。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9%,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5%,均明显快于全部贷款增速。后续应继续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好“五篇大文章”,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

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方面,用好政策工具的同时,发掘自身潜力,推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根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2024年3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9%,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27%,同比下降0.26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3%,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持续处于历史低位。后续,一方面用好人民银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政策引导激励支持的领域,用低成本资金推动贷款利率下降;另一方面银行业综合做好资产负债管理,通过降低负债成本、提高内部运营管理效率等,发掘自身潜力推动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方面,面对我国信贷投放存量规模较大,部分低效领域占用较多资金的情况,需要将更多资金投向高效利用领域。全会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2024年6月底,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5.1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50.85万亿元,整体规模较大,杠杆率较高,单位GDP产出需要的资金投入量一度较快增长。在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银行业需要摒弃规模情结,切实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结合经济转型趋势方向,将更多资金投向科技创新等高效利用领域。

(作者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