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6-28 08:16
编者按:
近年来,安徽金融监管局深刻把握金融服务中部崛起的重大意义,一以贯之抓好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以支持科技创新为主攻方向,提升金融服务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匹配度、精准度。
□记者 章丽铃
伴随工业化、信息化大潮,地处中东部之间枢纽位置的安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安徽金融业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创新之举。在安徽金融监管局的推动下,“初创信用贷”“科创企业快速成长接力贷”“贷投批量联动”等一系列举措相继落地,意味着覆盖安徽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体系正在逐渐完善。
数据显示,目前全省科技贷款规模三年翻两番,贷款规模超6000亿元,2万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获贷率从30%升至70%。其中,通过“贷投批量联动”累计为全省652户科技企业提供“信贷+股权投资”联动支持225.7亿元(综合贷款106.1亿元,股权投资119.6亿元)。
培育新质生产力
“我们做成了一批过去我们想做而做不了的起步期科创企业,甚至是过去我们不敢想象的客户。比如生物医药类企业,可能前期没有任何营收,缺少固定资产。传统授信模式下,我们基于对风险的考量,不敢去授信。”徽商银行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支行行长张书果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通过‘贷投批量联动’,诸如景泽生物、若森智能、锐世数科等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早期科创企业在我行实现了首次银行债权融资,其中有40多户已获得各类股权投资机构的投资。”
合肥德智航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智航创”)就是其中一家受益企业。该公司立足于航空航天领域,专业生产中小型无人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
“像我们这样的早期科创型企业,由于产品研发周期较长,研发资金投入较大,往往导致销售收入前期不高,处于亏损状态,不符合一般银行传统的授信政策,融资较难。”德智航创负责人说,技术转化生产力被资金“卡了脖子”,徽商银行通过“贷投批量联动”综合业务模式,与合肥市天使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合作,为其提供融资成本更低、服务期限更长、授信额度更高的资金支持。
2023年11月下旬,徽商银行与德智航创达成一致,徽商银行在3年内意向给予德智航创固定金额的授信,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确定融资方案,并执行差异化利率优惠政策。
解决资金的后顾之忧后,德智航创在今年布局新的生产线,在原有的无人机研发、生产、销售基础上开拓系列测试系统方案,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新的业绩增长点。
据了解,徽商银行打造了以总行科创金融一级部、分行科创金融中心和多家专营支行为主体的特色组织架构,开发了七大类、20余款专属产品,搭建了园区、投资、担保等机构联动的科技金融生态圈。
专营机构设立源于政策推动。据悉,自合肥正式获批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安徽金融监管局推动在试验区内建设总行级科创金融服务中心、总公司级科创保险中心,形成“科创金融服务中心(事业部)+特色机构+专业团队”特色组织架构,实行差异化管理制度。
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自2020年成立省内同业首家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合肥科创中心(现更名为合肥科技金融中心),到2023年成立安徽科技金融中心,坚持金融服务跟着科技创新需求走,在不断完善专营机制、提供专属服务中构建了“五专”体系和“六单”机制,夯实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科技金融服务底座。
合肥市菲力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工行安徽省分行为其量身定制专属科技金融服务方案,通过该分行科创领域专属的债权类投融资风险限额测算模型,为企业核定风险限额5000万元并提款2000万元。
快速落地政策的不只是银行机构,安徽保险机构亦在紧步跟随。人保财险安徽省分公司牵头成立集共体安徽中心,为集成电路产业释放最大承保能力,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科技保险,助力集成电路产业突破“卡脖子”技术。
徽商银行客户经理(右)走访德智航创,了解产品详情与融资需求。端末/摄
相伴企业成长“全周期”
“在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成长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邮储银行都不曾缺席。”中徽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魏文品回忆道,“2017年,邮储银行为我们提供了300万元金融支持,解决前进中的短期流动性难题。2022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邮储银行再次发放2000万元科技信用贷产品,为企业发展续航添能。”
科技“小苗”渐成“大树”,需要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更需要全生命周期陪伴。为此,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为科技型企业尤其是初创期、成长期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针对成立1年的初创期企业,创新开发“首户e贷”“战新创业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可采取信用、专利质押、抵押、担保等方式进行授信,信用模式可授信100万元,专利权质押可授信500万元,抵押、担保模式可授信1000万元;针对成长期科技型企业,推出“小微易贷”线上与线下结合的专属产品,纯信用模式,线上模式可授信1000万元,线下模式可授信5000万元;针对成熟期科技型企业,可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债券承销、贸易融资、票据贴现等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需求,同时可以提供基本建设贷款、技术改造贷款等,还可提供并购贷款等投行类融资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09亿元,本年新增101亿元,增速达93%,远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我们紧跟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强化经营管理赋能,对内组建科技专班,优化管理架构;对外加大企业走访频率,问企所需,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地方重点产业聚集,全力服务首位产业做大做强。”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说。
近期,该分行工作人员在走访客户的过程中了解到一家已发展20年的老牌企业遇到了资金瓶颈。该公司是一家集模具铸造、模具加工、冲压生产于一体的专业标准化大型模具生产厂家,拥有成熟的技术和生产团队,是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交行安徽省分行运用模型数据,匹配交行“科创E贷”产品,仅用时两个工作日,即为公司提供纯信用授信额度1000万元。该产品匹配专属额度模型,对于科创企业实施差异化核额与准入流程的线上融资类业务,信用额度最高2000万元,并支持线上申请、智能审批、随借随还。日常使用方便快捷,在满足客户日常经营需求的同时,还可大幅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据了解,近日,安徽金融监管局再发力,出台《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安徽加快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行动方案(2024-2026)》,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1+N+X”高质量发展体系,构建“大数据+名单制”金融精准对接机制,加速培育安徽新质生产力壮大。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