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5-10 08:49
□本报记者 赵修彬
春回大地、农事催人。松土、育苗、起垄、定植……伴随着气温逐步回暖,在祖国东北边陲——吉林延边广袤的黑土地上,农民身影忙碌,农机隆隆作响,正热火朝天抢抓农时节点,如火如荼开展春耕备耕。近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深入延边肥沃的黑土地,见证了这一生动图景背后的金融力量。
早字当头——农业生产“劲头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延边监管分局(以下简称“延边监管分局”)立足一个“早”字,自去年12月末就开始统筹谋划,将其纳入“金融倍增工程”这一2024年全年重点工作,积极引导银行业机构倾斜信贷资源,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为打好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提供强大金融动能。各银行业机构响应监管要求,创新推出一系列利率优惠、办理便捷的特色金融产品,有效满足了春耕备耕生产经营主体融资需求。
实字发力——精准发力“应农需”。在延边金融支持春耕备耕的全流程、各环节,延边监管分局始终把握一个“实”字,紧盯农户所急、所盼、所难、所需深入开展摸底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坚持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持续加密调度频次,指导全州银行机构将支持春耕备耕工作作为全年信贷工作的“先导工程”,单列信贷投放计划,合理增加资金储备,加大信贷倾斜力度,设置春耕专营柜台,开辟绿色融资通道,推广平行作业,优先保障黑土地综合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领域资金需求,推动实现玉米、大豆、水稻、杂粮杂豆等主要粮食作物资金需求全覆盖,助力全州春耕备耕生产跑出“加速度”。
科技赋能——金融支撑“动力强”。延边监管分局紧紧围绕做好科技金融和数字金融大文章,积极引领主要涉农机构在“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上聚焦用力,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推广“吉信农E贷”“惠农E贷”“种植E贷”等20余种线上信贷产品,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足不出户,就实现贷款资金“当天申请、当天审批、当天到账”,为春耕备耕插上了科技翅膀、注入了强劲动力。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高质量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在助力打好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的过程中,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同题共答,共同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