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专家视点】银行理财新变局、新特征和发展新思路

【专家视点】银行理财新变局、新特征和发展新思路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3-21 07:17

□贺洋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推动理财市场深度调整,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为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银行理财需从产品、服务、行业生态、全球竞争力等多维度着手提高核心竞争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培育以信义义务为核心的理财文化。

宏观经济环境的三重转变

一是居民家庭资产结构从以房地产为主转向提高金融资产配比。长期以来,房地产在我国居民家庭资产中占据较高比重。根据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2019年调查数据,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中住房占59.1%,高于美国28.5个百分点;金融资产占比20.4%,低于美国家庭22.1个百分点。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所释放出来的资产配置需求有望转向金融资产,助力理财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张。

二是居民资产配置日趋多元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家庭财富的增长和金融开放的稳步推进,居民资产配置更加关注多元化配置以分散投资风险。底层资产既有境内的债券、股票、现金及银行存款、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等,也有境外的QDII类基金、港股通、跨境理财通等理财产品。

三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理财市场带来更多机遇。当前我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未来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强的推动力和支撑力,并带动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这为银行理财依靠专业能力寻求优质资产提供了更多机会。

银行理财市场呈现新特征

市场总体企稳回升,行业步入稳定发展期。2023年,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先降后升,投资资产合计29.06万亿元,经受了“破净潮”的影响。当前,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保险资管规模相当,各占资产市场的20%,逐步形成了统一监管下有差异化的发展定位。

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下降,安全资产配置需求增加。从产品种类看,2023年全部理财产品中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达96.34%,同比提高1.84个百分点。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全部开放式理财产品的比例为40.32%,同比提高2.02个百分点。从产品风险等级看,二级(中低风险)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比92.80%,同比提高4.07个百分点。从产品期限看,2023年新发的封闭式产品中,1年以上的产品存续规模占比67.05%,同比下降5.58个百分点。

理财产品日趋多元化,理财市场开放稳步推进。一是支持实体经济途径多元化。2023年银行理财通过债券、非标准化债券、未上市公司股权等途径支持实体经济19万亿元。二是围绕重点领域的产品创新多元化。银行理财先后推出ESG、专精特新、乡村振兴、大湾区等主题产品,2023年末存续规模合计约2680亿元。2023年新推出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累计销售金额超过19亿元。三是境内外市场联通渠道进一步优化。今年2月末,“跨境理财通2.0”版本上线,优化投资者准入条件、提高投资额度,加速了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及跨境理财市场的发展。

未来发展思路

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提高资产端和资金端的适配度。当前,一方面居民部门存款屡创新高、部分企业现金类资产淤积较严重;另一方面不少企业仍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缺乏将存款转化为有效资本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未能有效匹配资金端的风险、收益偏好和资产端的融资需求。未来银行理财可结合居民多元化投资目标,进一步丰富产品风险收益图谱,畅通“资金—资本—资产”循环。

进一步提高财富管理服务质量,推动居民投资专业化、理性化、稳定化。在打破刚兑、资产收益率普遍下行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不仅要为客户供给丰富多元的资管产品,还要为客户提供好的财富管理投资顾问服务。除了资产保值增值外,还要围绕养老、保险、下一代教育等综合需求,以客户为中心综合考虑,助力客户专业决策、理性选择、减少短期投机,实现长期财务目标。

进一步明确行业定位,完善资产管理行业生态圈。资产管理业务“落地”过程中,从最初的资金端到最终的资产端之间往往存在一个较长的“链条”。银行理财在资产管理生态圈中可充分发挥靠近资金端优势,一方面为资金方提供符合其风险偏好的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借助资产管理能力进行投资管理,提高与保险资管、基金、信托等其他资管机构的协作,并不断整合熟悉底层资产、有投资能力的市场化机构,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加快提升全球资产配置能力,增强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稳步推进,银行理财与国际资管机构同台竞争不可避免。银行理财应加快提升国际市场投资能力,为我国居民配置境外资产提供多元化选择。同时,还应加快熟悉财富管理监管规则、市场环境、风险对冲工具、投资人特征等,吸引更多的境外资本投资我国实体经济。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培育以信义义务为核心的理财文化。银行理财本质上属于资产管理行业,资产管理机构的成长很难一蹴而就。国际上成功的资产管理机构多具有较为深厚的积淀,多通过在资产管理领域长期的深耕形成自身独特的投研能力、配置策略和企业文化。相较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可通过“抓资产”、寻求套利机会赚快钱,未来包括银行理财在内的资产管理机构应通过持续深耕、持续人力和物力投入,坚守回报必须付出、收益承担风险、投机不可长久的价值底线,在市场上建立起口碑和声誉。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