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11-21 07:43
当前,经济金融领域的风险问题仍然较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既要做好“治已病”,更要着力“治未病”,推动风险防控关口前移,用好用活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纠正工具,避免潜在风险演变为实质风险。
□张洁
日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时强调,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对金融风险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重要性,也为做好金融风险源头管控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发表专栏文章,简要披露了2023年第二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评级结果情况,全国近400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小部分中高风险银行。这些高风险机构的风险成因可能不尽相同,但都存在比较突出的风险问题,已经成为“带病”机构,需要进行风险处置。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占用大量社会资源,付出高昂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还存在引发次生风险的可能。由此可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宜早不宜迟,“治未病”胜过“治已病”。
“治未病”,要提前打好“预防针”。打好“预防针”是有效预防疾病的关键环节。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而言,打好“预防针”同样重要,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双方共同发力。近日,金融监管总局“三定”方案发布,其中一个较大变化是增设了金融机构准入司,通过对股东、业务、高管等加强穿透审查,从源头把风险拒之门外,防止为日后埋下风险隐患。此外,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陆续发布了《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银行保险机构涉刑案件风险防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监管规制,进一步完善了金融监管的顶层设计,划定了多项监管红线,为金融机构规范经营行为、守住风险底线提前打好了“预防针”。金融机构应承担起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监管制度,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形成合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金融风险“免疫力”。
“治未病”,要经常全面“做体检”。定期体检是及时发现疾病的主要手段。金融风险都有一个从萌芽、积累到最终释放的过程,如果能够通过“体检”尽早发现“病灶”,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早期阶段,就能明显降低对单体机构和金融系统造成的冲击。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对金融机构的“体检”,检查强度和频度明显加大。除此之外,一年一度的监管评级、公司治理监管评估、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等都是很有效的“体检”手段,发现了不少违规问题和风险隐患。从当前金融业发展形势和特征看,金融风险更趋隐蔽和复杂,识别和预判难度将有增无减。笔者认为,下一步还应在“体检”的深度和精度上下功夫,着力加强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运用科技手段创新和升级“体检”工具,助力实现穿透式监管,真正做到金融风险早发现、早预警。
“治未病”,要及时解决“小毛病”。查找“病灶”的目的是及早医治。如果对“体检”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风险问题掉以轻心、置之不理,不果断采取纠正措施,就有可能把小毛病拖成大毛病,把正常机构拖成风险机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笔者认为,这一要求的关键在于“硬约束”。从国际和国内实践看,对风险问题的早期纠正如果约束力不够、强制性不足、期限不明确,问题机构规范整改的动力就会不足,纠正效果往往会打折扣,导致风险越积越多。因此,在实施风险早期纠正时,可以针对不同风险情形和程度设定多层级、多梯次的纠正措施,丰富完善早期纠正工具箱,并设置合理的纠正时限,强化早期纠正的强制性和限期性,做到“不纠正即处置”,从而对问题机构的整改行为形成有力约束。
当前,经济金融领域的风险问题仍然较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既要做好“治已病”,更要着力“治未病”,推动风险防控关口前移,用好用活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纠正工具,避免潜在风险演变为实质风险。
(作者单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辽宁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