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11-21 07:43
□记者 房文彬
在跟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夏监管局等的调研采访中,《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了解到信贷支持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过程中,产区企业及金融机构面临客户成长周期长、酒庄前期资金投入大、销售不畅、可供抵(质)押物不足、产业发展初期不良资产攀升等诸多问题。
近年来,宁夏银行业保险业积极主动融入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局,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加大对葡萄酒产业的支持力度;接下来,为加快实现产业目标,仍需持续探索金融支持葡萄酒产业的新路径,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完善产业担保基金和风险补偿金的长效补充机制,不断扩大各类风险补偿基金的规模,满足日益增长的产业信贷需求。例如,可建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金、葡萄酒产业贷款担保基金”,将“风险补偿金、产业担保基金”与银行机构的“农房贷”“农地贷”“林权抵押贷款”等有效嫁接,创新农村资产资源与财政资金打包组合的抵(质)押贷款方式,提高经营主体贷款获贷率。
二是由于酿酒葡萄种植及葡萄酒加工企业普遍缺少有效抵(质)押物,银行机构可考虑综合采用银担合作、应收账款质押、供应链融资、信用贷款等创新形式,持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同时,健全完善土地权、山林权、红酒质押、订单融资、股权质押等创新业务配套措施,做好信息公示、抵押登记和渠道处置等工作。
三是建立相应业务激励机制和不良容忍机制,提高金融机构办理葡萄酒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行业、社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