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评论> 记者观察:打新赚钱效应凸显

记者观察:打新赚钱效应凸显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11-20 19:54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和平】

IPO发行节奏阶段性收紧以来,新股“稀缺性”显现,打新赚钱效应愈发明显。上周,沪深京共计5只新股亮相,11月16日上市的夏厦精密(股票代码:001306)表现抢眼,发行价格53.63元,首日最高冲到120元,以最高价计,打新收益能达到3.32万元。另一只引起市场关注的新股中邮科技(股票代码:688648)11月13日登陆A股首秀,发行价格15.18元,首日最高价39.6元。

自10月至今,上市的24只新股中上市首日破发的仅有4只,涨幅超过1倍的则有11只,其中甚至有上市首日涨幅超10倍的牛股。10月27日,阿为特(证券代码:873693)正式登陆北交所,上市首日股价大涨1008.33%,成为北交所今年最强新股。

打新股是指用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如果中签的话,就买到了即将上市的股票;以新股的IPO价格买入,以股市交易的价格卖出,两个价格之间会存在一定的价差,这就是打新收益。而绝大部分新股上市价格在23倍左右的市盈率水平上,很多中签的机构、散户在新股上市之后捂盘惜售,会使得新股的价格在几天之内就能翻番。因此A股中素来都有炒新的传统。

分行业来看,目前上市首日即翻倍的新股中,机械设备、基础化工股相对较多。此外,证券板块角度来看,深市主板股最多,北交所、沪市主板股数量也相对居前。整体来看,登陆主板上市的新股依旧保持较佳战绩,同时,北交所新股市场的活跃度也大幅升温,频频有牛股涌现。涨幅来看,9月以来,41只新股首日平均涨幅达到了108%,而前8个月上市新股首日涨幅平均值仅51%。

8月27日,监管部门发布了阶段性收紧IPO和再融资的政策,新股市场明显收缩,每周只有3-5只新股可申购。临近年末,新股市场的发行速度更加缓慢,这对于新股表现也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目前,新股上市频率明显降低,以单月上市个股数量统计,今年8月、9月、10月新股数量同比有所降低。本月累计有12股登陆A股市场,较之去年同期(11月1日至16日)下降近三成。

据了解,业务优质,业绩稳定外,低定价,流通盘小的新股更容易被炒作,上市涨幅较大。不过需注意的是,也正是由于流通盘小,资金也会在热炒后快速离场。

当然,打新中签并不意味着稳赚,也有可能面临破发的可能。对于投资者而言,打新时仍需注意个股发行数据和基本面情况。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打新对于资金规模要求比较高。因此,投资者对于打新股不必盲目热情,还是要从自身的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