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资管业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关注外滩金融峰会

资管业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9-27 07:30

□记者 胡杨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地缘政治冲突频发,经济金融波动增加,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口老龄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在此背景下,资管行业应如何有效规避风险、提高投资回报?在9月24日举行的外滩金融峰会上,与会嘉宾围绕上述话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对长期投资者资产配置策略的具体看法和分析。

宏观背景兼具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当前,全球的经济环境进入一种百年未有的不确定性状态,影响着大类资产的长期预期收益。然而也不乏确定性,例如中国社会的老龄化、少子化趋势,会推动健康、医疗、养老的需求越来越确定,让相关产品和服务成为整个社会的刚需。与此同时,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使得我国的发展路径更具确定性,“硬科技”将推动产业升级,新能源将带动绿色低碳发展,而人工智能领域的新突破,也将成为中国进入新增长阶段的关键动力。

身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相结合的环境中,长期投资者应遵循怎样的资产配置原则?

太保集团首席投资官苏罡提出自己的观点:一是建立对长期经济环境的持续逻辑分析框架和有效模拟,从而优化长期资产收益风险,包括相关性的基本判断,保持战略资产配置的合理稳定。通过跨越经济周期的持续配置方法,消除资产价格在中短期的波动。二是充分研判和组织自身的投研能力,如果自身能力不足,就要借助外部优秀的投研能力,并采取更加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在整个战略资产配置的框架里建立适当的过程化管控,如此才能有效应对短期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三是持续细化各大类资产相应的投资策略,结合有效的业绩基准,不断识别、筛选,进而形成稳定获取特定资产超额收益的能力。

“要抓住确定性当中的逻辑。”平安集团首席投资官邓斌表示,万亿级的保险资金就像一桌酒席,从开胃菜到餐后甜点,包括所有上菜流程和服务环节,整体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一定要有可行的逻辑作为支撑。具体来说,这个逻辑框架可以划分为3×3的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哲学维度——天时、地利、人和,映射到第二个维度,即投资配置维度——周期、赛道、资产,再映射到第三个维度,也就是资产投资管理维度——战略、战术和择券。

“天时就是经济周期,我们无法控制但可以了解周期,力争在不确定性中抓住一些确定性。地利则是赛道,在某个周期阶段,什么样的赛道更符合周期需求?这个问题就引出了择券——从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股票、债券,进而收获投资的安全区间。”邓斌补充道。

重点把握三方面投资机会

寻找确定性的“方法论”已确定,实际投资过程中,又应如何获得风险转移后的稳健投资收益?中再资产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巍认为,要按照收益的稳定性顺序来配置:一是固定收益投资要根据负债现金流特性来稳好基本盘,择机适当采取交易策略;二是积极主动布局应对经济波动的防御性策略,如高股息红利策略;三是通过策略化的资产配置构建具有稳定收益的投资组合,如资产证券化、公募、REITs等产品;四是提升强化抗通胀资产投资能力和另类投资业务的管理能力。

而当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难以满足资金配置需求的时候,则要秉承长期资金属性,重视权益资产投资机会。就保险资金而言,可以投资二级市场,也可以覆盖一级市场(股权、PE)等投资。重点把握三方面机会:首先是新格局下产业转型带来的机会,如以半导体为代表“硬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中国高端制造业加速出海带来的投资机会。其次是科技创新带来的长线投资机会,以ChatGPT引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上升到数字经济范畴,由人工智能带动的上下游发展机会。最后是全球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比如全球能源结构变化以及新增资本开支催生的新增长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以清洁技术等为代表的投资机会目前看来是长周期确定性的,但仍存在全球共识可能分裂等威胁,使这些投资机会出现不确定性。“投资有时候是要冒风险的。”励正集团亚太区总裁Kerrigan PROCTER强调,尤其对于技术引发变革的行业,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技术将往哪个方向发展,因此,最重要的是找到国际问题的国际解决方法。就绿色领域而言,中国是这方面的“巨人”,基于中国在制造业、供应链方面的优势和庞大的市场,相信中国一定会成功通过技术方法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并由此催生出诸多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