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深读> 【深读】农信运营管理转型发展

【深读】农信运营管理转型发展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9-18 07:53

编者按:

9月14日-15日,在“农信机构运营管理转型发展专题会2023”上,与会嘉宾围绕如何提升农险机构运营管理能力,推动农信机构走集约化、数字化、精细化发展之路,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专题对此进行深度报道,以飨读者。

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风险更可控

□实习记者 吴彬 记者 胡杨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不断推进,如何利用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能已成为农信机构的重要课题。”9月14日,在“农信机构运营管理转型发展专题会2023”上,陕西秦农农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杨文斌表示。对此,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表示赞同,他认为数字化转型深水区的重要标志就是数字化运营。

运营管理转型势在必行

关于银行运营管理转型趋势,吉林省联社运营总监刘宪国认为,银行业已经进入数字化转型阶段,运营转型也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纵深发展。随着人脸识别、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银行业的深度应用,传统运营模式在科技驱动与数据赋能下面临重构挑战,传统的经营模式、产品和服务方式、风控模式等亟须变革。顺应时代潮流,各银行已纷纷调整战略布局,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打造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

数字化转型视角下,传统运营管理究竟面临着哪些挑战?刘宪国表示,新冠疫情加速数字化进程,金融市场需求旺盛,市场对农信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小法人创新意愿不高、内部管理薄弱、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尚未深入人心,满足客户线上化、个性化、便捷化需求能力也有待增强,大平台赋能必要性凸显。

结合银行业竞争形势的变化,安徽省联社党委委员、副主任浦宏伟分析称,传统的运营理念和目标已经不能很好地服务当前的业务发展。他认为,以“金融+技术”实现多种场景渗透的数字普惠业务使得行业竞争加剧,再加上国家战略及监管政策的导向和客户需求深刻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银行竞争从市场份额的竞争逐步转向客户基础的竞争;随着银行数字化进程加速及业务复杂程度的增加,“不出错,保稳定”的运营管理理念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

考虑到宏观环境的变化正在挑战“运营”的传统理念,浦宏伟表示,银行未来的运营目标将是“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风险更可控”,卓越运营将会成为优秀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农信机构运营管理转型势在必行。

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

浦宏伟认为,在未来金融市场生活中,客户更加追求服务的便捷、高效和个性化。关于运营转型的具体举措,他认为,农信机构需要通过运用智能设备、数字媒体和人机交互技术,将传统银行服务模式和创新科技有机结合。在灵活性、敏捷性和用户友好度方面,要实现电子银行、手机银行、自助渠道和人工渠道的协同服务,为客户带来“自助、智能、智慧”的全新感受和体验。

在“智能化”的线下网点转型方面,高峰表示,近年来,银行传统物理网点客户到店量及业务量普遍呈下降态势,商业银行纷纷推动物理网点的“变身”,让网点运营特征变“轻”。高峰建议,通过引入更多的智能化设备,提供“网点智能服务”,柜员由“操作”向“营销服务”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为简单便捷的业务体验。

据高峰分析,远程的金融服务将是银行运营服务模式的一次全新变革。通过将传统客服与远程作业相结合,银行运营将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远程音视频技术为客户提供实时、全面、快速、专业的业务咨询、办理及增值服务,让银行随时在客户身边。

以云南农信机构为例,通过上线智能填单业务、大额资金汇划和柜员信息管理线上审批等系统功能模块,有效解决柜面纸质审批事项流程多、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以“控风险、提效率”为原则简化授权规则,截至6月末,人均授权业务量为421笔/人/日,平均授权业务用时28.11秒,用时同比减少1.23秒。

不过,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提高数据分析能力至关重要。浦宏伟表示,农信机构需要提升以数字为基础的专业信息系统建设能力;通过收集、整合行业内数据资源,深度挖掘和提炼客户需求,不断发现产品优化和业务增长点,为产品创新、业务营销等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行业良性循环。

相关链接:

加速构建大运营平台管理体系

激发农信“运营动力”

记者观察:做精做细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