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史> 【斑驳旧影】清末义善源的兴废(上)

【斑驳旧影】清末义善源的兴废(上)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9-17 16:33

□毛志辉

义善源是清末的一家票号,之所以有详述其兴废的必要,在于其鼎盛之时,信用昭著、声势浩大,国家银行尚愧弗如,何况其他。即使在义善源倒闭多年后,民国时期的金融巨子,也仍有不少出身于义善源(交通银行董事长胡笔江即出身于义善源的分号)。谈中国近代金融史,义善源始终是无法绕开的一个存在。而义善源的兴衰始末,不仅在交通银行胡笔江、唐寿民主持编修《行史清稿》(又名《交通银行三十年史》)时阙如,历来史界也对其中的一些关键细节多有含混。

义善源的兴起

光绪中叶,李经楚先在江宁、芜湖开设银号,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又在上海以规元三万两(其中一万元为合伙人席志前等出资)开设义善源票号。李经楚字仲衡,号佑三,系李瀚章次子、李鸿章之侄,官江苏候补道。

李氏一族,势大财雄,以李瀚章一房为最巨。李瀚章共十一子,又以李经楚之财产为最巨。李经楚之所以设义善源,纯为“取用款之便耳”。当时,李瀚章督两广,李鸿章以首相督畿辅,各省达官要员多为兄弟俩的门人故旧,因此,义善源揽存官款,远较其他票号为易、为多。而且,时值李氏家族鼎盛,富名遍及海内,人们对义善源抱有绝对的信心,“皆视万金无弊,绝无倒闭之虞”。

义善源招旗。

随着义善源营业日盛,在各大商埠都设立了分号,名称不一,如京师、上海、济南、汕头、广州、香港等地为“义善源”,江宁为“宝善源”,芜湖为“宝善长”,汉口为“义源”,南昌为“裕恒长”,其余如营口、河南等处均有联号,合计共24家。虽然各地开设的分号名称不尽一致,但在民间的信用则都卓著。一旦新设分号,“朝悬店额,不问何名,祗闻为李氏义善源分号,午则存款蜂拥而来矣,不须自携资本也”,其在当时的信用之佳可见一斑。

1904年,李经楚由徐州兵备道调任福建兴泉永道,他心中觉得不快,一年多都未赴任,朝廷震怒,于1905年9月21日(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廿三日)降旨开缺。李经楚随即展开公关,在两江总督周馥的帮助周旋下,于1905年10月19日(光绪三十一年九月廿一日)被重新启用,留办江宁银行(作为户部银行的分行)。1907年10月10日(光绪三十三年九月初四日)奉旨,着李经楚补四川建昌道缺,李经楚自然又是不肯前往,于是赴京寻求解决办法。

陈璧掌邮传部后,在梁士诒等人的建议下,欲设银行,见李经楚所开的义善源票号遍及各省,声势浩大,认定必是经济专家,遂找来李经楚,与之协商。陈璧最初的设想是以官方名义接办义善源,给还李经楚股本,并改名为银行。李经楚自然不愿意舍弃多年经营而来的产业,于是劝陈璧另设银行。

关于另设银行,陈璧与李经楚有过一段对话。陈璧说:“人才不易得。”李经楚说:“车载斗量,用之不尽也。”陈璧说:“君能为我开设否?”李经楚说:“行将赴四川任,不能久留京。”陈璧说:“我为君奏请内用,可也。”李经楚说:“必得京堂,方可留。”陈璧说:“诺。”陈璧遂上奏朝廷。李经楚所谓的“京堂”,分三、四、五品,道员属四品,但即便是五品京堂,其尊荣也远胜过道员;而三、四品京堂,则可以外放当巡抚。

经过一番运作,1907年12月8日(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初四日),陈璧所上《拟设交通银行折》和《又奏派李经楚等充交通银行总协理片》奉旨依议,交通银行正式成立,并任命李经楚为邮传部右参议,兼任交通银行总理。当时清廷官制,各部侍郎之下、郎中之上,增设三品的左右丞和四品的左右参议,均为京堂。1908年3月3日(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初一日),李经楚又补授邮传部左参议。

1908年3月4日(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初二日)交通银行开市,不少骨干职员系从义善源调用,有力地支撑了银行前期的发展。交通银行初办时,官商合股营业,“其性质与商号略似,其款即介乎公私之间”,因此,在李经楚主持下,交通银行与义善源的关系甚密,只不过在款项互拆方面“仍按商业常规分明界限”。交通银行与义善源互相挹注,相得益彰:有来自义善源的人才支持,交通银行营业发展迅速,势头盖过了大清银行;而义善源由于得到交通银行的助力,声势亦更为浩大。

“时势造英雄”,李经楚不仅“善于理财”的名声更为响亮,官阶也不断上升,1910年5月27日(宣统二年四月十九日)奉上谕署理邮传部右丞。时人议论,即便当年浙江人胡雪岩创立的阜康钱庄,也无法与李经楚的事业相媲美。不过,事实证明,论精明能干,李经楚显然是远远不及胡雪岩的。

义善源的没落

李经楚对于经济的理解和商情的把握,本为门外汉,加上一直谋求仕途的进阶,周旋于达官显宦之间,亦让他无暇顾及义善源票号的经营。而义善源票号之所以能发达,并非源于李经楚的才能,而是李氏一族的名望所促成。

李氏一族家训甚严,虽富甲天下,仍谨守俭约。李经楚本人也注重以俭持家,无论他本人在京为官,还是妻室旅沪定居,都是“食无珍者,衣破而缀”,家中的陈设也很平常。但他在事业和仕途上则颇求上进。两江总督刘坤一曾评价他“器宇清华,志趣远大,平时于政治得失,民生休戚,莫不实力讲求……洵为有用之才”,虽多过誉之词,但也说明他至少尚算有为。

义善源初办时,择用经理,月薪优渥,当时物价较廉而支出又俭,所用之人也知廉耻、惜名誉,加上每年年底的劳金,足以存下积蓄,不会贪图其他。几年后,物价、人心都与之前迥异,即使给经理们增加薪金,也无法满足其欲壑,舞弊之风逐渐在义善源各分号愈演愈烈。义善源上海总号经理丁维藩的宅院,其豪奢程度就远远超过了李经楚家属的住所,而光靠薪金收入显然无法支撑其奢华的消费。

义善源的鼎盛时期,在举国银钱业中一时无两,各大分号的经理,多为官员兼任,非道即府,一些小的分号,其经理也为牧令。缘此,各省的官员,都视义善源的经理为上宾;在官员们需要周济时,义善源也会垫出巨款。官商相护,使得义善源的经营蒸蒸日上,而义善源各分号经理的日常起居之奢华,也已远甚于东家李氏。

(作者单位:交通银行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