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9-05 07:19
□席炀 实习记者 章丽铃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指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产业的支持力度,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千万工程”,支持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截至7月末,安徽省涉农贷款余额2.5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94%,占各项贷款比重达33.49%;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1083.79亿元,较年初增长19.66%,其中信用贷款占比达31.46%。
以精准投放保粮农积极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安徽夏粮实现“三增”,总产348.16亿斤,较去年增加3.68亿斤;播种面积4294.95万亩,较去年增加20.1万亩;单产较去年增加4.84斤。总产量和面积均居全国第三位。
“三增”的背后,是无数种粮户的辛劳。“上半年我们种植了1300亩小麦,受暴雨灾害影响,每亩减产了200多斤。还好投保了农业保险,除了保险赔偿,还能用保单去抵押贷款,买下半年的化肥种子。”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家庭农场负责人王道锋说。
据了解,安徽各地区地租平均每亩800元/年,占用成本较高。在春耕夏种之前,农业经营主体一般需要提前准备农资和支付地租,资金需求急且无有效抵押物。
为此,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实施“精准滴灌”行动,联合国元保险创新推出“助粮贷”,从事粮食生产的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主体凭农业保险保单即可申请贷款,免除抵押担保。
王道锋就是通过“助粮贷”成功获得50万元信用贷款,“下半年准备再租些地,扩大到2000亩,种黄豆和玉米。”
在粮食生产一线,越来越多像王道锋一样的种粮大户活跃在田头,致力于多种粮、种好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全省50亩以上大户13.75万户,比上年度增加近2万户,他们的土地流转面积超过2800万亩。
这一数据折射出安徽粮食生产正迈向规模化、集约化,全省耕地流转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23年3月底,耕地流转面积5060.4万亩,流转率60.8%。
“种了一辈子粮食,缺材料、缺技术、缺设备,收成好坏都是靠天,现在国家政策好,把土地租出去,不用种田也可以拿到租金,空出来的时间可以打工,收入比以前增长了,人也比以前轻松了。”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村民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
作为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利用率直接影响粮食产量、农民收益。与一般农田相比,高标准农田具有耕地质量高、抗灾能力强、资源利用率高、粮食产量高等优势。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大包干”发源地,小岗村村民始终延续着“小岗精神”,勤劳耕作。2021年,小岗村开始对4.8万亩土地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农户3000余户,流转土地“小田变大田”项目总投资5.94亿元。
“我们提供了4.23亿元贷款,支持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和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科技服务等项目建设。”中行安徽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分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千亿元,新增113亿元,同比新增151亿元。其中,累计投放金额超4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小田变大田”。
今年,小岗村土地大托管一期如期建成并投入使用,按照现代化科学化种粮模式,实现土地集中连片,土壤分层改造,并引入农业龙头开展大托管,预计将提升亩均产出超30%。
以金融思维推动产业振兴
铜陵市义安区龙云村面积9.6平方公里,自然条件丰富,但村集体收入全镇垫底,“2020年,村集体收入仅有4.3万元。我们开始尝试种植瓜蒌子,村企共建供销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到年底种植面积达70亩。”龙云村村支书介绍。
2021年,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将龙云村确定为定点帮扶村,派出干部长期驻村,搭建银村党组织互通帮扶桥梁,将金融思维引入产业发展。
“在项目选择时,我们把控风险,由驻村书记带队进行项目实地考察与种植环境检测评估,充分论证瓜蒌子项目可行性,并引入安徽省农科院最新品质,提高育种技术。”工行安徽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2年11月,生产线正式投产,当年产值即突破50万元。在引入电商进行销售的过程中,工行安徽省分行考察研究加盟模式和风险成本,牵线产品成功上线本地农产品扶贫馆及线下商超,扩大销售范围。同时,投入资金近40万元,购买龙云村各类农产品,加大消费帮扶力度。
目前合作社种植瓜蒌子70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300余亩;带动村民就业120余人,人均增收4700余元,全村瓜蒌子总产值200万元。
“我们村山多地少,现有耕地已全部被流转,要想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只有在山场打主意、想办法。”龙云村村支书说。
林下种植不与粮争田、不与林争地,生态效益可观。因此,2022年,驻村第一书记邀请中药行业知名企业到龙云村考察,并前往外地中药材种植企业考察品种,最终选定适合山区种植的黄精项目。目前龙云村已清理山场100余亩,种植黄精约11万株。
两年来,工行安徽省分行累计向龙云村捐赠帮扶资金总计39.5万元,专项投入瓜蒌子、黄精种植项目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等。山林、耕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龙云村集体经济实现快速发展,2022年,村集体收入32.96万元,较2020年增加近8倍。
“挣得多了,经常要跑银行存钱取钱,村里没有银行,距离最近的农商银行也超过5公里。”龙云村村民说。鉴于龙云村地理位置偏僻,2022年5月,工行安徽省分行在龙云村挂牌省内首家工银“兴农通”普惠金融服务助农取款点,填补该村金融服务空白。
以信用村建设盘活农村资源
“一家两代人种地,百来亩怎么够!”闵阿龙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静安村村民,早年一直在外闯荡,兜兜转转从事过很多行业,可都没个稳定的营生。2020年,闵阿龙返乡跟着父母一起务农,想承包土地却没有资金。
转机出现在邮储银行宿州市分行客户经理赵丰收的一次入户走访中。“静安村已被我行评定为信用村,您家也被评上了信用户,凭信用就能贷款。”赵丰告诉闵阿龙。
作为该村信用户,闵阿龙线上提交贷款申请后,当天即成功获批30万元。当年,闵阿龙家的土地承包规模由原先的100亩扩大到近500亩。
闵阿龙所在的大店镇被列为宿州党建引领信用村首批试点乡镇后,很快就迎来了邮储银行的上门服务。“为配合村‘两委’尽快完成创建工作,我们号召全体36位党员参与整村信息数据采集及录入工作。并开展网格化服务,对大店镇进行划片,安排就近网点及客户经理包干对接、进村现场作业,将普惠金融政策福利直接‘兑现’。”邮储银行宿州市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王坤介绍。
通过采集到的农户信息,以及村“两委”的乡风文明评议结果,邮储银行宿州市分行将符合条件的农户按照A级、AA级、AAA级进行分档,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和30万元的授信额度,并推出特色助农产品“信易贷”。
“被评定为信用户的可获得自主申请线上信用户贷款权限,通过‘皖事通’APP上的对应产品模块即可申请贷款,银行工作人员在后台收到申请需求后主动联系,适配符合其信用评级的额度。放款、还款、支用流程纯为线上操作。”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负责人赵复萌介绍。
今年,闵阿龙再次从邮储银行宿州市分行申请30万元“信易贷”,不仅新承包了100亩地,还添置了收割机、拖拉机、无人机等农业机械设备。“如今种地普遍机械化,我也得跟上时代,规模化种地。”他说。
据悉,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将信用村建设与农户普遍授信相结合,已组织了近千名干部员工进村入户,采集农户信息数据,并统一提供开卡、手机银行、快捷支付绑卡、存款理财、收单、直销银行等业务,覆盖农户生产和生活领域。截至6月末,该行已创建信用村1.46万个、评定信用户50.85万户,累计发放线上信用户贷款超37亿元。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