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普惠> 【卷首语】致广大而尽精微

【卷首语】致广大而尽精微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8-23 07:24

□记者 李林鸾

如果说实体经济是一个不断精进的体魄,那么金融便越发应如医生一般,存乎仁心,以“温柔的手术刀”呵护每一细微之处,维护体魄更加强壮。

“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普惠金融,亦是人民金融,关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每个普惠金融客户,亦是支撑实体经济平稳运行的精微“榫卯”——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出自《中庸》的名句,恰到好处地描述了普惠金融应有之义。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发展普惠金融”,标志着普惠金融进入成熟和快速发展阶段。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过去十年,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普惠金融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多层次普惠金融供给格局逐步确立,普惠金融产品服务持续优化,服务普惠金融的信用信息体系不断完善,支撑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制度更加健全,普惠金融基本发展框架已经确立。

《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印发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完善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伴随着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广覆盖、专业化、数字化、负责任、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日益丰满完整,更多金融资源得以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小微企业、“三农”领域、脱贫攻坚、社会困难群体等,均因普惠金融而获益。

过去十年,我国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全面拓宽,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乡镇保险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例如,邮储银行拥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约70%的网点位于县及县以下区域,覆盖全国99%的县(市)。与此同时,普惠金融通过数字化渠道更有效地触达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降低服务成本,创新服务模式。截至2023年6月末,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2万亿元,同比增长21.03%,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0.3个百分点。大病保险已覆盖超12.2亿城乡居民。

过去十年,我国普惠金融聚焦助企纾困、稳经济保民生,货币政策、财税政策、监管政策加强协同联动,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力支持小微市场主体、“三农”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消费者保护机制亦不断完善,落于“小”处见真章。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7.37万亿元,有贷款余额客户数4115.12万户,均较2017年末增长超两倍。脱贫地区各项贷款余额11.8万亿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余额1880亿元,支持脱贫户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438万户。

这一串串数字、一项项举措,给了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普惠金融,如流水般充满间隙、润泽万物。普惠底色上的金融服务,彰显与时俱进的政治性、人民性,绽放人间烟火气,传递信守相伴的温暖,可以是田间地头的笑意,可以是商户小店中的惬意,可以是格子间咖啡中的馥郁,也可以是工厂里的满满元气。虽然普惠金融还面临发展不均衡、发展环境待改善等挑战,在继往开来中,我们依旧期待,每一次赋能,都会助推实体经济发展,都能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都将焕新人们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