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评论> 更有效扩大消费需要金融支持

更有效扩大消费需要金融支持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8-03 08:43

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娄飞鹏

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并围绕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完善消费设施等五个方面提出20条措施。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通知》是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要求的具体体现,金融要充分发挥服务功能,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

消费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实际看,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长久之计。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经济供需循环受到干扰甚至被阻断,总供需平衡遭遇重大冲击,我国作为大国经济体,推动经济长期发展需要更多发掘内需潜力,而在扩大内需过程中的一个重点是扩大消费。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未来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会加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23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比2022年全年贡献率明显提升。

短期内我国存在内需不足的问题,扩大消费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餐饮、出行等需要人员接触的消费场景被破坏,直接限制居民消费。疫情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具有结构性特点,服务行业、小微企业吸纳就业更多,但其受到疫情冲击更大导致就业压力增大和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下降,而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倾向较高,其收入下降不利于扩大消费。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我国经济总体呈现恢复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对扩大消费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房地产领域风险持续存在,资本市场、理财产品净值出现较大波动,居民投资理财收益不佳,也不利于增强消费信心。

从长期看,我国居民消费潜力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就国际横向比较而言,我国消费支出在GDP中的占比较低,尤其是居民消费支出占比低的特点较为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美国经济分析局的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为38.5%,美国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为68.2%。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在GDP中占比低的特点明显,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我国居民消费中,实物类消费较多而服务类消费较低,消费结构升级潜力较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居民收入水平增长,在追求美好生活需要过程中,居民对养老、医疗、服务等各类消费将会有较大需求,绿色消费等各类新型消费也将不断扩大发展,这些都是长期消费需求。

在服务扩大消费方面,金融业进行了较多的探索。以银行业为例,银行业围绕服务民生消费,从战略上高度重视,从组织架构上组建专门的消费信贷部门,保障消费金融发展的专业性。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银行业不断创新,结合细分客户需求特点创新借记卡、主题信用卡产品,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创新线上消费信贷产品,以更好支持居民消费需求。在营销服务模式上,银行业通过嵌入或搭建场景的方式服务居民消费,为居民消费提供沉浸式金融服务,不断提高客户体验满意度。不仅如此,银行业还着力降低居民消费金融服务的成本,围绕特定客户群体提供金融优惠,针对特定消费行为衍生的信贷需求提供优惠信贷利率。

为了更有效扩大消费,需要金融提供有力支持。首先,明确重点领域扩大消费金融服务。《通知》围绕汽车消费、住房消费、家居和电子产品消费、餐饮服务消费、文旅消费等进行了全面细致部署,并明确加大对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的综合金融支持力度。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把这些领域作为重点,对具体领域客户加强调查研究,设计更具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金融服务需求。不仅如此,在支持消费方面还要探索让利客户,如按照《通知》明确的思路,在加强征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合理优化小额消费信贷和信用卡利率、还款期限、授信额度。

其次,围绕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提供金融服务。消费的扩大需要有收入支撑,金融支持的也应该是有收入支撑的消费。短期来看,要按照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的要求,充分考虑小微企业创造就业潜力较大的优势,通过服务小微企业发展增加居民就业岗位和工资性收入,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在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思路引导下,增加理财投资金融产品供给,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以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长远来看,金融机构需要围绕三支柱养老金发展,尤其是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通过吸引更多的群体参与积累个人养老金并实现养老资产的保值增值,减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最后,做好支持扩大消费领域的风险管理。一是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把合适的金融产品推荐给合适的客户,支持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避免居民不顾自身实际消费能力盲目扩大消费。二是要更注重以真实消费行为为基础,加强对消费信贷资金用途和流向监督管理,减少或杜绝资金被挪作他用,推动合理增加消费信贷。三是要结合房地产领域的新变化,根据各地房地产领域的政策变化,支持居民住房消费需求的同时纾解房地产领域风险。四是用好数字技术手段,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判断等,增加对消费者资信状况的研判,降低信用风险。

(作者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