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7-24 09:42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和平】
7月17日-21日,A股市场将迎来连续第3周接近千亿元市值的限售股解禁潮,同时,这周A股将迎来10只新股上市,这些因素使得对解禁较为敏感的次新股面临压力。
以7月14日收盘价计算,当周A股限售股上市规模40.5亿股,折算市值约为927.2亿元,比上周略有减少,但仍处于年内较高水平。之前两周,A股解禁市值在1000亿元左右。
次新股是相对于“新股”和“老股”而言的,一般来说,“新股”指近几个交易周上市的股票,“老股”指上市超过一年的股票。次新股则指上市公司上市时间一般在一年以内且没有分红送股或者股价未被市场主力明显炒作的股票。我国A股市场首次公开募股(IPO)对新上市的公司有着较为严格的审核流程,而新上市的公司大多出身好,质地优良。能够顺利上市的公司,在经营运作、内部管控以及盈利能力等方面值得信任,因此出现异常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次新股之所以对限售股解禁比较敏感,是因为它们上市后需要一个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因此流动性有微调,次新股自身和对资金面的反应会以较为剧烈的方式体现出来。近两周次新股剧烈震荡较为活跃,主要源于二级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目前,上市公司中报已经展开,在流动性略微宽松、限售股解禁规模维持在千亿元左右的情况下,基本面就成为左右次新股走势的关键。市场人士预计,次新股大概率将结束升势,重新进入调整下跌的格局。
从长期来看,已发布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70%以上环比均可能实现正增长。如同比和环比增长幅度较为接近,则大概率算是确定性业绩增长品种。因此有市场人士认为在投资者操作上,可留意超跌次新股中业绩同比和环比双增长且负债率低于60%的上市公司股票。投资次新股跟其他股票一样,都要立足于基本面,关注公司所在的行业景气度、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估值合理性,盈利能力和增速等等。
此外,次新股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对投资者有一定的水平要求。虽然次新股上市之前经过监管层的审核,距离审核时间较近,基本面状况相对来说较为稳定,但极端的情况也有可能出现,比如公司为了能够上市圈钱在财务上做手脚,上市之后出现业绩远低于市场预期等。另外,次新股往往受证券市场供给关系影响更大,比如中国证监会某月减少或停止新股IPO,则次新股将备受市场资金追捧,如果加大新股的上市规模,则因为资金分流过快,会造成次新股下跌状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