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评论> 健全种粮利益保障机制

沧浪时评

健全种粮利益保障机制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7-20 08:20

□朱道才 郑凯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增强发展安全性、主动权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粮食安全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保障种粮农民利益的高度重视。目前,种粮农户收益低,粮食价格、补贴和保险政策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了种粮农民积极性,应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多管齐下,保障种粮农民收益。

推进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夯实种粮农民增产增收基础。以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区域,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高效节水灌溉和中低产田改造相结合,统筹规划灌区现代化建设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种粮农民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

推进粮食生产经营品牌化,促进种粮农民提质增收。积极推进“品牌粮食”工程,构建区域公共品牌、产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体系,加强粮食“三品一标”保护,确保粮食产品品质,维护粮食品牌信誉。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构建从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大粮食”“大产业”“大流通”格局,促进粮食产加销、农工贸衔接,增加种粮农民粮食溢价收入。

推进粮食生产经营服务社会化,促进种粮农民节本增收。坚持农民自愿自由原则,推进“小田变大田”“粮田变良田”改革,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推进农地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改革,发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联农带农作用,探索“统一品种、统一农资、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仓储”“五统一”标准化生产,推广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降低粮食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各环节费用,促进农民种粮成本节约,提升种粮农民经营收益。

推进粮食全产业链发展,促进种粮农民拓链增收。推进土壤改良、种苗繁育、生产管理、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等纵向产业链,以及“粮食+”、综合种养、农旅融合等横向产业链发展,加强良种自主选育与新品种引进,加快推动“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秸秆变肉”,推进粮食初加工向粮食产地集中,大力推进精深加工和产业间转换,增强产业链集聚力整合力,提升粮食产业价值链,切实提高种粮收益和种粮农民收入。

实施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政策,优化种粮农民增收保障制度。探索以目标价格为方向的补贴制度,试行玉米大豆种植补贴,推动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向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转变;研究制定农业供水供电特殊政策和价格,实施必要的财政补贴,协调解决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水电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需要;建立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完全成本和经营收入保险,确保种粮农民经营收入稳定。建立省级粮食安全保障基金,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在确定主产区粮食亩均收益标准的基础上,明确省级财政和地方财政补偿金支付标准。统筹建立粮食专项财政补偿体系,加大向粮食主产区转移支付;建立奖励资金集中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的机制,提高产粮大县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积极性。

推进粮食产业技术创新,培育种粮农民增收动力。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要瞄准粮食生产加工储存环节“卡脖子”技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体攻克科技难关。在种植技术方面,除了较为普遍的智慧温室和农用无人机应用外,推进北斗卫星导航、航天育种广泛应用于农田机具遥感监测、水肥施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动农业种植整体朝着大规模的机械自动化和生产智能化方向发展。在防灾减灾方面,借鉴国外使用信息素释放和科学工程涂料等方法,结合植物诊断网络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网络等预测预报技术,建立健全病虫害防治体系。在加工技术方面,采用低温仓储、机电一体化、光电控制、智慧技术和生物技术,提升粮食储运条件与加工环节,进一步降低粮食产后的损耗量。树立大食物观,加快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促进植物动物微生物食物转化,为粮食安全和种粮农民收益提供多重保障。

推动粮食产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拓宽种粮农民增收新路径。加大对农业“双碳”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快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应用;深化粮食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对实行低碳生产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给予补贴,推进以减排固碳技术集成和制度集成为核心的模式集成和模式示范;对购买和使用农业绿色低碳生产资料进行补贴,降低绿色低碳生产资料使用成本;加大开展绿色低碳生产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的金融支持,优先发放农业绿色低碳生产贷款,并给予免于担保、低息甚至无息的优惠;积极推动农业碳排放交易,将农业碳汇纳入碳排放交易活动,促进粮食碳汇的经济价值得到体现,拓宽种粮农民增收新路径。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