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管> 行业复苏推动经济发展

行业复苏推动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5-23 09:39

□本报记者 和平 樊融杰

疫情影响消退、消费逐渐回暖,中国经济2023年让市场为之一振。在近日召开的“惠誉看中国:谋远而行 蓄势待发”会上,惠誉评级的资深分析师就各行业复苏的力度与节奏如何影响到中国经济转型、谋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分析。

贷款结构边际改善

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犹存

惠誉评级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徐雯超表示,经济复苏叠加持续的政策支持,一季度消费信贷增速边际改善,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以及房地产业贷款持续低迷。未来购房者信心恢复仍是关键,尤其是低线城市,需求及销售水平尚未恢复到房地产行业危机前水平。惠誉评级预计,受评中资银行2023年贷款增速在11%左右,主要仍然投向基建相关行业、支持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以及绿色金融相关行业。数据显示,惠誉受评中资银行披露的平均房地产开发贷不良率由2021年的2.7%上升至2022年的4.5%。但持续的不良处置以及受评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的直接敞口并不是特别大,总体不良率维持相对稳定。全行业在2022年合计处置不良贷款约2.7万亿元,而2022年末的不良贷款余额约为3万亿元。2018-2022年的过去五年内,行业合计处置不良贷款达13.5万亿元。

徐雯超预计,中资银行对新增房地产开发贷保持选择性,优先支持优质国有及少数头部未出险的民营开发商。短期内“保交付”仍然是监管重心,且“房住不炒”政策这一中长期目标保持不变。中资银行的业绩表现将持续分化。地方性中小银行将继续面临资产质量压力,进而给盈利与资本充足水平带来更大的挑战。这也将给中小银行后续的二级资本债与其他一级资本工具的发行带来压力。

然而,近年来一系列的监管改革措施减轻了系统传染性风险,缓解了因中小银行风险事件给整个金融系统带来的冲击。徐雯超认为,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相比,中国银行在出现风险时,会提前采取干预与救助,进而减少系统性风险的蔓延。近期发布的关于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等多项金融监管新规表明,中国正加快监管改革步伐以降低金融系统传染性风险。如果新规行之有效,将有利于中国金融系统的长期稳定。

企业面临更严格

ESG披露要求

全球可持续债务(Sustainability-linked bonds,简称SLB)发行在2022年放缓,中国境内绿色债券发行总额达人民币1.67万亿,较2021年增长48%。受宏观经济影响,中国离岸绿色债券市场2022年下降了18%。

惠誉常青ESG研究组联席董事贾菁薇指出,亚太地区的贴标债券市场2023年仍然保持活跃。中国香港绿色债券以3种货币计价,合计募集了57.5亿美元。印度政府首次发行主权绿色债券,显示出印度政府加强国内延缓与适应气候变化资金能力的日益增长的政策关注。东盟可持续金融分类体系的第二版包括了煤炭退出活动,也表明该地区为应对能源转型的融资需求日益增加。可持续挂钩债券和转型债券是中国在岸市场吸引更广泛的有低碳转型需求发行人的新型融资工具。发行人主要集中在大型国有公用事业、材料、工业和能源部门。

为了满足更严格的ESG披露要求,中国上市公司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提高向监管部门报告其可持续性治理能力。香港证券交易所近期计划收紧与气候相关的披露规则,要求所有发行人从2024年1月起按照国际可持续性标准委员会的要求披露关键气候指标。惠誉常青认为,如果境内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打算在离岸市场上筹集资金,这一修正案可能会促使中国公司提高可持续性治理的报告能力。由于对ESG报告的经验和知识有限,国际投资者通常难以评估中国公司在财务和环境社会等方面影响的实质性。

车企需寻找新突破点

中国车市一季度从低迷中复苏,但消费者观望情绪犹存。国六B新标执行延后,二季度行业去库存压力可能有所缓解。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研究董事杨菁表示认为,燃油车下行趋势不改,2023年市场或呈N型增长,全年销量微增长。

杨菁指出,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但今年渗透率将继续稳步增长至35%。新能源汽车仍为主要增长驱动力,全年增速料将超过30%,“油电同价”提前实现,主流合资燃油车面临空前压力,全球车企或加速电动化进程,调整中国市场战略。短期内,插电混动及增程混动为新能源车渗透率上升主要推动力,新一轮汽车下乡政策及电池新材料或助力小微车型重拾增长。

杨菁认为,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加速,打破品牌价值天花板为关键,特斯拉中国仍为新能源车出口主力,但自主品牌增速迅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具有竞争优势,但出海仍面临多重阻碍,中上游产业链海外建厂步伐将领先于新能源汽车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