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评论> 局部银行危机反映美国监管难题

局部银行危机反映美国监管难题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5-15 08:13

第一共和银行(FRC)破产再次出现,表明美国局部银行风险并未解除,而是在扩散。展望美国金融发展走势,滞胀风险仍在上升,金融不稳定性增加。

□邓宇

近期,美国硅谷银行(SVB)事件的热度有所减弱,个案危机蔓延的风险暂时得以缓解,但关于硅谷银行危机以及美国银行监管的讨论持续增加,批评和质疑监管有效性的声音不绝于耳。近日,第一共和银行(FRC)破产再次出现,表明美国局部银行危机并未解除,而是在扩散。

有声音认为,美国局部银行危机的风险仍有扩散的可能,类似的中小银行风险事件可能陆续爆发。从多方因素分析,美国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签名银行等案例,既是美国激进加息周期负面效应的直接表现,更是美国银行监管暴露出较多风险的现实写照。展望美国金融发展走势,滞胀风险仍在上升,金融不稳定性增加。虽然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等美国银行风险事件个案尚不足以和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华盛顿互助银行(Washington Mutual)等相提并论,但局势的变化以及潜在风险的关联、交叉和传染可能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系统带来不可忽视的冲击波。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公司(Moody's)将其对美国银行系统的评级从稳定降为负面;美联储提出将考虑收紧针对中型银行的监管规则;美国财政部、美联储针对硅谷银行实施紧急救助计划,预计接下来美国的金融形势不容乐观。此前,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了一份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审查,并提出了可以考虑的改革方案,但目前美国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是债务上限到期以及艰难的两党谈判问题,而关系美国局部银行危机的管理仍将可能持续发酵,并引发新的道德风险。

美国局部银行危机发生的原因

美国硅谷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虽然属于不同的银行类型,主营业务存在较大差异,但爆发危机的原因却有相似之处。美国货币政策激进调整所产生的负面溢出风险是促使危机爆发的主因,而硅谷银行的破产倒闭不但引发市场恐慌情绪,且造成储户存款流失加剧,进而传导至美国大部分中小银行,其中第一共和银行便是受害者。数据显示,硅谷银行事件后不到一个月时间,第一共和银行的存款流失接近1000亿美元,同时股价遭遇重创,截至2023年4月底的股价较2021年的高峰期腰斩98%,最终引发退市和关闭,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从第一共和银行自身的经营生态来看,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资产负债结构存在严重的流动性风险。在美国多次激进加息后,第一共和银行过度依赖按揭贷款利息的模式很难持续,而短期存款较多、长期贷款占比过高的模式,很容易发生类似硅谷银行的挤兑危机,即便注入流动性,也很难应对大规模的存款流失。统计显示,第一共和银行68%的存款并未被存款保险保障覆盖,而活期存款高达86%。二是经营风险的处置和流动性风险应对不及时。第一共和银行并未吸取硅谷银行的危机案例,反而受到市场恐慌和储户挤兑影响,尚未在短期内制订较好的流动性方案的情境下,信息披露不及时,导致其错过流动性援助的最佳时间窗口,很快被储户和市场所抛弃。

从这个层面来看,第一共和银行的危机事件本质上反映了美国银行业监管的迟滞、效力不足等问题,这也与过去数年美国放松中小银行监管有关,而且货币政策调整过激,市场预期分歧较大,导致银行机构准备不足而被动破产。尽管美国银行监管的救助被认为及时有效,而且提出覆盖所有储户存款的新存款保障机制,但这些银行本身的流动性风险和经营风险却被有意忽视。

美国局部银行危机或持续发酵

货币政策滞后性与局部金融风险。现任美联储主席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在出席美国国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举办的听证会表示,终端利率或高于此前预期,如果整体数据显示有必要进一步收紧政策,美联储将加快加息步伐。前期美联储通过超大规模宽松货币供应,配合美国财政部推出大量财政刺激计划,暂时挽救了经济大衰退,制造了短期的经济繁荣,但货币政策滞后效应却随着时间推移而加快显现。研究显示,利率上升对通胀的影响时间长达2-3年。近一年来,美国许多经济活动尚未对前期激进加息政策产生较大反应,如果高利率持续下去,融资环境将继续恶化,银行融资成本将大幅增加。为应对流动性危机,美联储创设的期限融资工具(BTFP)是否奏效尚且暂时难以评估,未来美联储在抗击通胀、稳定金融风险以及防止经济衰退三方面实现平衡的难度极大。预计年内美联储不大可能降息,而且美国通胀存在回升反弹的可能。

金融稳健性较强,但出现局部金融风险的概率不小。目前美国的金融系统相对稳定,绝大多数银行通过压力测试,充足率和流动性保持在合理区间。统计显示,2022年三季度美国银行业的拨备率在279%,信贷拨备保持稳定增长,资本重组率和不良资产率分别为14.17%和0.38%,均处于10年来最高水平。从总体数据来看,过去一年,美国加快收缩债务和修复企业、居民资产负债表,2022年美国宏观杠杆率比2021年回落16.2个百分点。但是,美国主要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频繁提出部门重组、裁员以及精减开支等计划,表明美国金融系统对未来出现潜在危机的预期有所上升。美国科技行业长期存在高估值风险,以服务科技企业闻名的硅谷银行仍无法摆脱破产倒闭的命运,预示着接下来的高利率和弱增长环境并不利于区域性中小型金融机构的生存,紧缩环境下流动性风险上行的预期将增强,可能引发局部金融风险。

前景展望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推进金融监管改革,金融系统总体趋于稳定,银行业稳健性增强,主要大型银行压力测试结果较好。但是,鉴于过去一年美联储加息过快过激,后续加息节奏、力度以及“缩表”进度仍然充满不确定性,货币政策反复博弈和预期反差将可能导致金融市场恐慌情绪聚集。而且,未来美国金融监管措施和救助工具能否真正发挥作用,仍需经过现实的检验。中期来看,除硅谷银行外,美国部分区域性中小银行仍存在流动性危机。现阶段,美国银行业严重依赖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普遍在50%以上,例如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富国银行这一比值分别达到57%、52%、54%。经济下行、流动性紧缩环境下,大型银行尚有足够流动性,但中小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相对脆弱,一旦发生恐慌性挤兑,救助措施缺乏效力,或掀起新一轮银行破产倒闭潮。

此轮美国局部银行危机反映了美国银行监管两大难题:其一,传统的流动性风险仍是银行机构及监管部门应关注的重点,即便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的主要监管指标符合规范,但因内部资产负债结构期限错配等问题,也很难应对大规模银行挤兑。其二,银行监管的效力和效率至关重要,美国数家银行出现危机,尽管各方监管很快接管处置,但并未抵消公众疑虑且消除市场恐慌,反而暴露出政策不透明、监管协调不力及出现道德风险等监管自身的问题。虽然以美国摩根大通银行为主的大型银行通过接管和收购第一共和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获得了更多的资产,但第一共和银行因破产倒闭以及退市等产生的大量风险损失仍难以完全评估,未来不但该银行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性,而且一旦出现更多的中小银行破产倒闭危机,其结果将可能难以预料。届时美国银行监管机构以及大型银行能否成功救助,以及是否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尚没有答案。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