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记者观察:要“普”更要高质量的“惠”

记者观察:要“普”更要高质量的“惠”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5-11 08:42

□记者 仇兆燕

普惠金融既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路径,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近年来,监管部门根据实体经济的发展形势和市场主体的金融需求,不断调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目标。得益于政策的引导,普惠金融发展迅速。

普惠金融要“普”更要高质量的“惠”。“普”即覆盖面。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9万亿元,同比增长25.8%,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4.6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的客户数达4010.5万户。诚如业界专家所点评,普惠小微贷款快速增长,体现了金融支持重点领域、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持续提升,扩大了普惠金融覆盖面,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市场活力。

“惠”即融资成本,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核心是“惠”。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出台政策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银保监会数据显示,在融资成本方面,截至3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38个百分点。

但是,“惠”并不是“无底线”的。普惠金融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建设,不同的金融机构在这个体系中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客户,提供有价值并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利率只是金融服务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利率与收益覆盖风险,是普惠金融体系中金融服务提供机构需要追求的目标,而不是恶性竞争。普惠金融体系建设要充分考虑融资产品多元化和合理风险定价原则。

基于此,如何更精准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普惠金融的工作重点。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3年加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的通知》,明确要求优化小微企业信贷结构,重点围绕小微企业无贷户加大支持,扩大服务覆盖面;完善小微企业服务定价机制,根据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小微企业客群特征,合理确定贷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