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保险要闻> 记者手记:“机构养老”如何发力

记者手记:“机构养老”如何发力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4-29 11:15

□记者 房文彬

苍山之麓,洱海之滨。

清晨,在鸟叫声中醒来;夜晚,伴着蝉鸣声睡去。

白天,有丰富的老人社区生活,禅修、茶道……

傍晚,在疗愈中心里的理疗、康复项目中抚慰身心。

试问,在这样的环境里,谁能不心情愉悦、身心健康?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意味着极大的运营成本。

在采访中,太保(大理)颐老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江坦言,目前最大的压力来自经营,在乐养、颐养、康养社区中,乐养的经营模式是最难确定的。

的确,养老社区并不是盈利快、回报高的项目,需要长期资金投入。伴随着养老需求凸显、政策红利释放,养老产业的长期投资价值日益显著,且与具有长周期、大规模属性的保险资金天然契合,这使得养老社区成为险企近年来坚定布局的新发展赛道。

目前,我国推行的养老模式可以概括为“9073”,即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

养老社区服务的就是这3%的老人。从实际经验看,目前我国老年人所需要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不断增长,险企布局康养产业存在运营能力不足、专业人才短缺、养老医疗服务品质难把控等诸多难点与挑战。

因此,如何满足这3%的机构养老人群需求,做好服务成为关键。

目前看来,最重要的还是要真正地研究客户的需求,研究老年人的需求,研究家庭的痛点和需求点在哪里,然后再抓住痛点,抓住需求点,为老人、为家庭提供服务。

当然,未来养老社区发展也离不开险企加大投入,丰富居住体验,提升服务品质,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链条。

养老事业任重道远。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机构养老领域仍是一片亟待开拓的蓝海,目前这一市场远未完全打开。保险业在此的布局也处于初级阶段,仍需要继续打磨、试点、优化与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