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主旨演讲> 杜增良:未来保险业要持续做好“一带一路”国际工程行业风险管理服务

杜增良:未来保险业要持续做好“一带一路”国际工程行业风险管理服务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4-07 23:13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

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国工百家智库提供特别支持的首届“一带一路”与国际工程行业发展论坛于3月31日在北京召开。中国银保传媒党委委员、总经理杜增良先生作为主办方出席论坛并致辞。

以下为杜增良发言全文:

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共建国家贸易和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加强,经济与文化交流合作日趋紧密。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国保险业抢抓机遇、积极作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新兴经济体或发展中国家,地域差异性大,风险构成复杂多样,中资机构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往往要面临政治风险、社会法律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等诸多风险挑战,保险业作为管理风险的特殊行业,十年来充分发挥自身专长,为共建“一带一路”跨境服务提供了安全保障服务。早在2017年中国银保监会就发布了《关于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保险业全方位服务和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2020年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的成立和运营,为我国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坚实的风险保障和服务。

以平安产险为代表的国内保险机构积极为海外建筑工程项目提供风险保障,平安产险针对海外人员的健康与安全管理,通过“1+N”创新模式,整合保险保障和专业服务,提供一站式的风险解决方案,为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加固了防护网。

当前站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即将迎来十周年的新起点上,保险业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构建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财产保险行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意见》,指出财产保险业要坚持回归本源,以减少风险隐患,降低重大风险损害为目的,积极协助投保企业开展风险减量工作。在此背景下,作为一家行业媒体的从业者,我想就未来保险业持续做好“一带一路”国际工程行业的风险与管理服务工作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把保险业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工作提升到服务国家安全与国家战略的高度,切实发挥保险的优势和作用。保险业作为国际通用的风险防范化解的市场化手段,应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保险业应积极开展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侧创新,不断扩大业务范围,提高保障服务覆盖面,推动新安全格局下境外保险保障服务体系建设,为中资企业“走出去”织密防护网,筑牢保障墙,减少中资企业后顾之忧。

第二,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精准把握共建“一带一路”风险特征,提供定制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切实发挥好保险业风险减量作用。国际工程项目由于跨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面临政治、法律、文化等多重潜在风险,其风险程度和风险类型较传统的国内工程项目更为复杂,同时国际工程项目普遍施工周期较长,时间较久,加之复杂的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尤其加深了风险管理的难度。保险行业需要深入理解国际工程项目的特殊性,不断提升风险管理和技术支持能力,为中资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风险防范化解解决方案。

第三,提升国际化水平,在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走出去”水平及全球化服务能力。在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保险市场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我国保险业一方面要加强与国际先进保险机构的交流,吸取国际经验和先进技术,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应该积极加强与当地保险机构合作,扩展当地市场的业务布局,持续提升自身国际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作为中国银保监会主管的行业媒体,《中国银行保险报》将持续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创新举措和成效,同各兄弟媒体一道为我国工程行业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共同助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