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西管乐器之乡的金融故事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西管乐器之乡的金融故事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4-04 07:34

□赵凤霞 李欣举 记者 李彬

河北衡水市武强县西管乐器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产品覆盖弦乐器、管乐器、键盘乐器等六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畅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地17.6万人口中,超1万人从事乐器产业,是名副其实的“西管乐器之乡”。

颜彬是武强县嘉华乐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华”)的负责人,近日,当《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见到他时,他还沉浸在兴奋中——前不久,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到嘉华视察,提出希望颜彬早日把“大师工作站”建起来,以引进更多国际上先进的乐器制造技术。

今天的嘉华的确有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该公司DC系列是截至目前全球爵士鼓产品中唯一荣获过有“工业奥斯卡奖”之称的德国“红点奖”产品。目前,嘉华年产乐器60余万件,其中打击乐器覆盖德国90%的市场份额。

行长“主动走进来”

10年前,颜彬从天津到武强县的西管乐器产业园创业。创立初期,设备引入、厂房建造、原材料采买等大额支出曾让他捉襟见肘。

“是工商银行的肖行长开车从我们工地路过主动走进来我们认识的。”颜彬口中的“肖行长”是工商银行时任饶阳支行行长肖维娜。肖维娜了解到情况后,提出要到颜彬天津的公司总部和河北霸州的企业实地考察。厂房中专业的乐器制造流程和颜彬20余年的从业经历,让肖维娜看好嘉华的发展。几个月后,工商银行为嘉华发放了两笔贷款,累计金额3400万元。利率低、期限长,这笔贷款精准疏通了嘉华的资金流。

在衡水银保监分局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助力武强西管乐器产业发展。以嘉华为例,自2014年起,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衡水银行等共为其提供了超过1亿元的贷款支持,嘉华的发展逐渐步入快车道,目前年产乐器60余万件。2022年,嘉华实现年产值8500万元,带动了当地400多人就业。

“金融工匠”助企业转型升级

嘉华的故事只是衡水各金融机构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衡水银保监分局副局长陈忠超告诉记者,针对当地特色产业,比如桃城区的内画、武邑的家具、安平的丝网等,衡水银保监分局出台了《关于加强金融支持衡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地方特色经济发展,通过“一县一业”实施强县富民工程。

在金融机构加持下,各市场主体的发展蒸蒸日上。武强金音乐器集团董事长、衡水市乐器行业协会会长周俊岭说:“武强乐器企业到今天已经发展到60多家,年产值达17亿元,全县西管乐器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产品畅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和全国其他制造业一样,武强的西管乐器尽管实现了产品全覆盖、销售全球化,但产品长期处于“质优价低”却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颜彬说:“我们也想提高产品附加值,但品牌缺乏历史积淀是嘉华打开海外中高端乐器销售市场的制约要素。”

为了实现转型升级,嘉华开启了与德国老牌乐器巨头GEVA的合资合作之路,两家期待合作之后能够收购国际一流的西管乐器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然而,“走出去”必然涉及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理,颜彬找到了合作了10多年的工商银行。工商银行武强支行行长赵成烨热情接待了颜彬。赵成烨陪着颜彬到工商银行衡水分行,通过该行国际业务部的同事又一起到当地的人民银行外汇管理部门问政策、理流程。赵成烨对记者说,“半年下来,我们吃透了政策规定的每一个细节,对于如何推进结售汇业务落地和企业顺利增资也了然于胸。”

尽管3年疫情和乌克兰危机让这次嘉华的“走出去”步伐放缓,但这次携手让颜彬对工商银行“工于至诚、行以致远”的工作作风有了切身体会。颜彬告诉记者,嘉华对欧盟尤其德国那种近乎苛刻的产品质量要求体会深刻,而嘉华之所以能够站稳脚跟,主要就是“不讨巧”,一直用“乐器工匠”精神自勉。颜彬说,工商银行人身上有种“金融工匠”劲头儿,这也是他们能携手10年的主要原因。

嘉华的转型升级还在有序推进,武强县的乐器产业也在稳步高质量发展。周俊岭告诉记者:“武强的西管乐器走向世界舞台,离不开银行和保险的支持,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金融机构给予企业关注。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音乐,让乐器走进更多中国人的家庭。”

记者手记:呼唤“金融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