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3-24 07:13
编者按:
3月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上海银保监局持续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纾困帮扶力度,为上海民企“抓先机”“抢开局”提供更大支持、更优产品、更好服务。
为“自己人”鼓劲撑腰
——上海金融业为民营企业引“活水”增活力
□记者 张瑾
抗疫期间已经享受过融资纾困等金融服务的小微民企,恢复经营后还能继续通过最新金融产品,进一步增加线上产品贷款额度?
近日,主营批发零售业务的泓弈(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收到了来自交通银行上海宝山支行的“助企纾困稳增长”产品包。眼见困扰企业的资金流问题再度迎刃而解,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连连称赞:“真是帮了大忙!”
起势关乎胜势,有力的金融支持是民营企业重拓市场、大展拳脚的重要保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
身处近代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源地,上海银行业保险业直击民企发展“痛点”的实招频出、创新不断,越来越多民营企业感受到了是“自己人”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活水”在流动
“今年一开年,我们就充分感受到了旺盛的消费热情和市场活力,许多餐厅一到用餐时间就座无虚席。”上海猪嗲嗲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周女士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逐步回暖的市场行情让这家主营“胡子大厨”品牌的餐饮连锁企业有了乘势扩张的规划,但随之而来的资金压力一度让她犯了难。
得知企业的资金困难后,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及时将审批流动资金贷款额度由300万元扩盘至500万元,并于今年1月先行放款200万元,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得益于信贷“活水”的精准滴灌,“胡子大厨”上海地区门店数迅速从2022年四季度的54家增长至70余家。“兴业银行给予的支持让我们重拾了信心。”周女士表示,今年该公司将进一步拓展市场,在上海地区再开设30家门店。
“胡子大厨”的“活力返场”是上海金融机构持续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开年以来,上海银保监局持续引导辖内银行做好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外贸企业等市场主体的信贷资源保障工作,为申城民企“抓先机”“抢开局”提供更大支持、更优产品、更好服务。
针对民营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相对弱势,融资可得性、可及性差,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兴业银行上海分行积极开展无缝续贷和纾困融资工作,重点在线上融资、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等方面开展产品创新;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依托“普惠e贷”“创业担保贷”“科创助力贷”“蕴通e链”等特色金融产品,推出“线上融资包”“担保融资包”“科创融资包”“产业链融资包”;民生银行上海分行设置“星火+担保基金批次贷”“星火+浦东科技担保”“星火+创业接力担保”等多项组合方案,并提升贷款额度上限至2500万元。
为进一步助力民营企业抢时间、降压力、复产能,上海农商银行近期与20家民营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期内将为签约企业提供总额超520亿元的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截至2022年末,该行服务民营企业累计超40万户,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2800亿元,同比增长15%;在新发放公司类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占比近70%。
“减负”在扩面
全力稳定融资,让民企安心定心;持续减费让利,可为民企进一步减负增能。
在上海银保监局的指导下,在沪银行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减费纾困力度。在按照监管要求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多家银行还进一步扩大“让利”范围,使民企发展的劲头更足、信心更大。
为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的经营成本,江苏银行上海分行从银行账户服务、人民币结算、电子银行、银行卡刷卡、支付账户服务等五方面使用频率较高、企业诉求强烈的支付领域入手,明确减费让利工作方向,在账户服务、支付服务等七大项、九小项服务上推出降低支付手续费措施;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将企业银行账户开户手续费减免对象由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机构客户,主动取消收取本票和银行汇票的手续费、工本费、挂失费等,并对单笔10万元(含)以下的人民币对公跨行转账汇款手续费实行优惠。
在最大限度减费让利的同时,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等多家银行不断优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优势,使减费让利的各项措施更加精准地触达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确保降费政策应降尽降、能让尽让。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客户经理(左一)上门为民营企业讲解金融产品。张鹏/摄
协同在提速
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作,除了在金融体系内寻求解决之道,还需要依靠各类协同机制作为支撑,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注入更多活力。
3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扩大试点范围工作正式启动。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联合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于当天成功办理上海市首单出口信保保单融资业务,上海祥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源生物”)成为首家受益的民营企业。
据了解,祥源生物是一家国际供应链外包管理公司,在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投保历史超过15年。随着国内国际态势不断转好,各项经济振兴政策措施逐一落实,该企业持续看好业务长期高质量发展,计划通过“出口信保保单融资”补充资金流。在各方的支持配合下,祥源生物通过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足不出户即实现了快速融资。
“在信保保单融资场景中,通过区块链平台引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保单、赔转/应转协议等信息,为银行提供更客观、更充足、更便捷的贸易背景信息和核验服务,大幅提升银行信保保单融资业务的办理意愿和效率,同时有效防范了金融机构间信息不对称、数据不共享导致的重复融资问题。” 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融资场景实现了用户隐私、业务共享和穿透式监管的三重保障,同时大幅减少了企业“脚底成本”。
在上海,类似政府机构与金融企业共同参与的多方协同创新呈扩项提速之势,已成为护航民营企业“大胆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近期,在“政会银企”合作机制推动下,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与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光大银行上海分行、民生银行上海分行、网商银行签署协议,深化对接合作,提升服务能级;与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国泰君安、太保产险上海总部也将在拓宽名企直接融资渠道,降低企业交易风险等方面提供帮助。
据悉,该四方合作机制目前已实现381家商协会、20家金融机构参与,全市16个区全覆盖,并在基层商会建立236个综合金融服务点。2023年,相关合作银行将新增民营企业贷款2200亿元,整体信贷规模将达到近2万亿元。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