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两会聚焦> 全国政协委员范小云:提升京津冀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

全国政协委员范小云:提升京津冀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3-08 07:29

□记者 房文彬

京津冀协同发展9年来,三地加强协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天津市、河北省两地存在着明显的信用差异和发展短板。因此,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范小云建议,融合京津冀整体信用,发行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国债,实现整体信用提升,同时推进京津冀区域金融市场一体化发展,支持京津冀区域整体发展。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经济基础水平和信用基础差距悬殊、金融资源配置存在壁垒、地方政府财政难以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具体要求等。

京津冀地势相连、人脉相承,但三地差异巨大。范小云认为,在产业结构方面,最为先进的北京已经进入“退二进三的后工业化阶段”,成长为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超级都市;天津凭借其滨海新区和自贸区建设,已经进入“接二连三的工业化高级阶段”;河北省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还处于“培二育三”相对落后的工业化中级阶段,城镇化水平低下导致其在基础设施方面远远落后于京津两地。三地发展差距巨大导致了融资信用基础差异巨大,严重阻碍京津冀协同发展。

对此,范小云建议:一是发行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国债,融合增强京津冀整体信用。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构建起京津冀一体化信用基础,建议发行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国债为该区域注入国家信用,融合区域整体信用。以特别国债置换部分省级(直辖市级)主体存量债务,增强省级主体的债务风险防控能力,带动社会融资回升和融资成本下降,为增强区域承载能力提供资金空间。同时,运用这些资金,进行与纾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建设。

二是破除金融资源配置壁垒,提升京津冀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建议建立京津冀统一的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和抵质押制度,并在三地共建京津冀区域统一的信用体系和社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跨区域便利程度,在支付清算、异地存储、信用担保等业务方面实现同城化便利,改变异地特别是跨行之间现金存取手续费偏高,跨区金融交易成本高的现状。实现京津冀三地金融产品互通、互认、互联,最终实现客户待遇无差别化和三地金融监管的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