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业内声音】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业内声音】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1-30 08:56

□李凤文

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是解决脱贫群众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有力措施,是金融机构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的重要部署。金融部门深入扎实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让建档立卡已脱贫稳定户、已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获得发展资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无旁贷。

近年来,承德银保监分局强化监管引领,积极推动辖区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业务深入开展,成效显著。一是领导重视,提前谋划,及时召开推进会进行安排部署,并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二是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等新媒体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三是根据金融机构网点在乡镇村的分布情况,合理确定责任银行,确保服务到位。通过采取各项有力措施,促进了全辖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业务的有效开展。2022年前11个月,全市当年新发放脱贫小额信贷16772万元,居全省第一。

不过,受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以及政策宣传不够深入等诸多因素制约,一些地区的脱贫人口仍旧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如,有的脱贫户受疫情影响,经营陷入困境,加大了贷款风险,但风险分担机制落实迟缓,影响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有的信贷政策宣传不到位,一些年龄偏大的脱贫户对政策的理解不深不透,甚至难以记住相关政策,不敢贷款,导致信贷需求不旺。还有的政府相关部门重视不够,推广力度不大,担心下一年度不好完成任务,没有将脱贫户的信贷需求及时推荐给银行,还有的贴息比例较低,脱贫户仍旧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需要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尤其要充分发挥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作用,为此,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等应形成合力,打通脱贫小额信贷“最后一公里”。

首先,要形成推动合力,切实抓好问题的整改。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完成了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的全面检查工作,发现了一些问题,牵头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落实责任单位,对照银保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扎实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对存在问题进行认真整改。特别是要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有效分担信贷风险,合力推动脱贫小额信贷业务的深入开展。

其次,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春节期间,金融机构、政府相关部门抓住群众春节返乡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抖音、乡村大喇叭、文艺演出等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赶大集、进庙会、走村入户,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提高广大群众政策的知晓率,积极引导群众使用小额信贷自主创业发展生产,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最后,要认真开展信贷需求摸排,切实满足脱贫户信贷需求。地方政府要组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银行机构等深入各村做好信贷需求的摸排工作,及时掌握脱贫人口信贷需求。对于有信贷需求的,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要及时向银行推荐,银行机构也要提前介入,前移风险防控关口,做到应贷尽贷。银行机构要创新信贷服务方式,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开发授信模型,推动开展供应链金融、批量授信、快速审批等信贷新模式,开展高效便捷金融服务。要根据脱贫人口的产业特点、生产周期、还款能力等实际情况,在符合政策、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准确开展评级授信,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优化业务审批流程,努力满足脱贫人口贷款需求。同时强化贷后管理,坚持户借、户用、户还,确保脱贫小额信贷精准用于发展生产。

(作者单位:承德银保监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