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专家声音】多管齐下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

【专家声音】多管齐下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1-10 08:53

□金雪军

2022年3月,银保监会与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出,“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要举措”。为激活广大新市民群体的金融需求,精准对接新市民金融需求痛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建设,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

一、强化技术赋能,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基础是信息,可以说信用信息体系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金融服务的规模与效率。新市民普遍存在征信信息缺乏的问题,导致金融机构无法对其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因而难以获得金融资源支持。对此,需要从以下两点解决信息瓶颈问题。

(一)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

加强银行保险机构与政府部门、征信公司、水电企业等的合作与信息共享,执行统一标准,采集并整合关联新市民的金融业务、工商登记、税费缴纳、国际贸易、市场诚信等多维度的信息数据,并加快与相关交易系统和社交信息系统的信息连接,建立新市民个人信息数据库,为新市民积累信用记录,实现信用增值。

(二)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建设

鼓励银行保险机构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车)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对新市民的生活稳定性、资金需求真实性、还款能力等指标进行多维度评估,通过量化的方式完善新市民客户画像和信用评价体系,提升机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

二、深耕下沉市场,扩大金融服务覆盖范围

金融服务体系包括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构成要素,对提高新市民的金融服务水平必须有完整健全的体系。新市民群体具有基数大、分布广、流动性强、需求差异大等特点,因此较难获取完全统一的合适金融服务。对此,需要从以下两点扩大金融机构对新市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一)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便利性

针对新市民金融需求“广、多、散、零、碎”的特点,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拓展线上服务空间,开发安全性高、缴费灵活的金融产品,构建全生态、一体化、一站式的金融服务体系,为新市民提供更多样、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二)拓宽新市民金融服务场景

针对新市民人群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不同场景的金融需求,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在充分考虑到新市民呈现出的新特征、新趋势情况下,进一步细分客户、细分市场,积极推进新市民金融产品创新,不断优化新市民专属金融服务体系,实现新市民金融服务差异化、综合化、规模化。

三、健全监管体系,维护新市民金融消费者权益

金融监管与金融生态是保障金融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新市民普遍存在收入偏低、风险抵御能力较弱、金融知识相对缺乏等问题,容易掉入各种金融陷阱导致经济受损。对此,需要从以下三点加强对新市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一)强化新市民金融服务适当性管理

加强金融机构行为监管,及时遏制各种非法金融活动,规范各类金融APP,从源头上清除金融陷阱,帮助新市民避免因财务接续中断和财务脆弱而蒙受损害,做好新市民托底金融保障。

(二)畅通金融消费投诉渠道

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建立健全投诉处理工作机制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配套机制,规范投诉处理流程,积极主动与消费者协商解决矛盾纠纷,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促进矛盾纠纷化解。

(三)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和宣传

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根据新市民特点,充分利用官方网站、手机客户端(APP)、自媒体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关于存款保险、消费信贷、投资理财、个人信息保护等基础金融知识宣传,提高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作者系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