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普惠> 记者观察:提升“中小微弱”金融服务质效

记者观察:提升“中小微弱”金融服务质效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12-02 10:04

□记者 胡杨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在年度报告中首次使用了“中小微弱”一词,强调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是中小微企业以及在金融服务方面处于弱势的人群。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此后10年里,我国普惠金融的内涵逐渐丰富、成果不断涌现,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六稳”“六保”、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银保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93万亿元,同比增速24.10%,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3.18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3811.04万户,同比增加626.39万户。今年前9个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量达到3.86万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3.81万亿元增量。

新发展格局下,普惠金融事业将承担更重要的使命,相应也面临更高的要求。研究表明,普惠金融有助于引导要素流动、激活市场主体,进而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兼顾公平与效率、实现包容性发展。这意味着,为“中小微弱”铺就普惠金融之路,能够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由此缩小城乡居民福利差距,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到落实层面,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下一步应从以下方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一是构建有效的机制。健全地方法人银行“敢贷、愿贷、会贷、能贷”长效机制,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内部机构建设、绩效考核、内部转移定价、不良容忍度、尽职免责等要求。

二是提升科技赋能。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拓展服务半径,降低服务成本,提升风控能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基于大数据和特定场景进行批量获客、精准画像、自动化审批,提升服务效率。

三是深化协同联动。强化政银保担合作,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扩大对小微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的业务覆盖面。推动强化地方风险补偿机制。用好用足普惠领域财政货币政策,重视两项货币直达工具接续转换后的政策衔接。

四是挖掘真实需求。加强与地方经信、商务、农业农村等产业主管部门的联动,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实现名单共享,了解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推动服务下沉,走进园区、走进企业。在此基础上,精准研发产品,探索扩大抵质押物范围,加大首贷户拓展力度,积极发展信用贷、中长期贷款,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适宜的金融服务。

随着今年2月28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小微弱”的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也将不断提升,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