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思想> 【小微金融观察】守护小微“金融健康”

【小微金融观察】守护小微“金融健康”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11-23 07:21

□李俊岭

“金融健康”一词越来越引起各方关注和重视。小微企业金融健康亦如此。其中,金融机构如何赋能小微企业,将金融业务融入小微企业金融健康框架之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健康程度,这是核心要义。

“金融健康”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金融服务创新中心(CFSI)提出。“金融健康”是指各类经济个体有关财务与消费、债务与信用、资产积累与保险保障等处于良好运行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经济个体应该具备一定的应对风险冲击的知识和能力。CFSI设计的金融健康指标体系包含六个方面,即平衡收入与支出、建立和维护储蓄、管理现有债务并可获得新的债务、计划和确认优先顺序、从财务冲击中恢复、使用有效的金融工具等。

由于受到疫情冲击等影响,关乎就业和税收等国计民生的小微企业金融健康状况受到监管和银行业保险业的高度重视。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1年)》多次提及“金融健康”。2020至今,监管部门持续出台了多项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和发展的金融政策,这些政策对改善小微企业的金融健康状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的通知》明确,对于2022年第四季度到期的、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暂时遇困的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最长可延至2023年6月30日。这是改善小微企业金融健康状况、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压力、稳经济大盘的务实举措。

实际工作不止于延期还本付息。银行保险机构应该着眼改善小微企业金融健康整体状况更主动作为。

一是更深层次融入小微企业的经营中。除了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保险保障等服务外,银行保险机构可以更好地帮助小微企业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比如在管理收支、债务、投资等方面提供专业咨询和引导。

二是通过技术革新赋能,实现小微金融服务的优化升级。即银行保险机构要依靠数字化技术为小微企业提供便捷安全的线上信贷服务,从而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优化升级,实现金融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准确匹配。在此过程中,应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企业评级及风险控制水平,精准识别优质小微企业客户。上述举措将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健康的韧性。

三是银行保险机构要扎实做好小微企业客户金融健康状况的调研工作。小微企业的金融健康状况信息往往零散不成体系,这就需要银行保险机构详细了解表明其金融健康现状的多方信息。比如可以开展线上线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金融健康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小微企业金融健康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重点关注小微企业金融健康薄弱领域,特别是针对存在的新需求,有针对性推出产品和服务。

四是针对小微企业金融健康状况,全面加强金融健康规划,健全金融健康状况监测、评估体系。应持续开展小微企业金融健康动态监测评估,建立相关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促进小微企业金融健康状况持续改善。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小微企业金融健康相关理论研究。当前,基于既有实践和调查,一些研究机构正在加大对金融健康的理论研究力度。但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微企业金融健康理论的探索仍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小微企业金融健康的内涵和外延、评估与检测、培训与教育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有待深化。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应该着力发挥银行保险机构主力军作用。希望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能对未来小微企业金融健康状况的不断改善起到引导和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