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外> 记者观察:汲取历史教训

记者观察:汲取历史教训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11-21 08:50

□北岩

近日,欧洲著名投行瑞士信贷宣布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扭转出现巨额亏损后陷入困境的局面,包括对其投资银行进行“彻底重组”,通过发行新股筹集价值40亿瑞士法郎的资本,以及到2025年底将裁员9000人等。

作为老牌投行,陷入困境的瑞士信贷很容易让人们想起14年前的“雷曼”时刻,进而刺痛公众对“金融海啸”的记忆。

虽已过去多年,但因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对彼时世界经济产生的冲击力依然能让全球金融界、理论界人士不寒而栗,仿佛危机就在昨天。

20世纪以来,伴随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各国人民在“消费主义”浪潮中,见证了不断重复的金融危机。

1930年代发生于美国的“大萧条”,1970年代至1990年代的三次石油危机,1980年代的北欧银行危机,1990年代拉美和俄罗斯债市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等,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危机从未消失,只不过会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

围绕着应对金融危机,全球顶级经济学家都有着自己的看法。银行危机、挤兑和股市的羊群效应等都是研究的方向。

2022年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其中,本·伯南克曾以美联储原主席的身份亲自指挥应对2008年“金融海啸”的战斗。

为了避免全球再次遭受“金融海啸”的冲击,2010年,各方代表就《巴塞尔协议Ⅲ》的内容达成一致,提高了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等指标。“次贷危机”起源地美国的银行业整体格局也发生了巨变。被认为是“大萧条”以来最全面、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多德-弗兰克法案》在2010年生效,旨在扩大美国金融监管机构权力,破解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的困局,该法案还采纳“沃克尔规则”,即限制大金融机构的投机性交易,尤其是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以防范金融风险。

然而,这一切就能避免金融危机再次出现吗?1930年代的经济危机后,1933年,美国国会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要求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分业经营。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场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浪潮,1990年代末,随着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合并的完成,《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被正式废除。

混业经营成了后面“次贷危机”的导火索之一。果然,如哲学家所言,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汲取到任何教训。

随着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形成越来越复杂,应对危机的理论也在不断发展。然而,在风险真正发生前,没有人知道这些理论是否能帮助世界撑过下一次金融危机。

也许,应对金融危机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其发生频率。但,我们真能汲取教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