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外> 金融凯恩斯主义的胜利

金融凯恩斯主义的胜利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11-21 08:50

□记者 樊融杰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世界经济瘫痪多年,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后果。然而,由于今年获奖者的研究见解,我们更好地管理了随后的金融危机。他们已经证明了防止银行大范围崩溃的重要性。”

202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以下简称“伯南克”)、芝加哥大学教授道格拉斯·戴蒙德(以下简称“戴蒙德”)和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教授菲利普·迪布韦克(以下简称“迪布韦克”),以表彰他们在银行和金融危机方面的研究,并给予了上述评价。

相比于伯南克,在公众的认识中,戴蒙德与迪布韦克并不知名,但其提出的理论却对现代金融业务有着较深的影响。

银行为何存在?

银行作为整个经济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其角色和地位早已被现代社会所适应。但作为并不直接参与商品生产和交易的金融中介,为何其能在经济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围绕这一问题经济学家曾展开过多年的讨论。

戴蒙德和迪布韦克在他们发表于1983年的论文《银行挤兑、存款保险和流动性》给出了答案。他们在论文中解释了银行如何在为储户创造流动性的同时,又让借款人可以获得长期融资。这种期限转换也就是银行创造流动性的方式。储户账户上的钱是银行的负债,而银行的资产是长期项目贷款。银行向贷款者承诺不需要提前偿还贷款,因此资产的期限较长。另一方面,银行的负债期限较短;储户可以随时提取他们的钱。银行是将长期资产转换为短期银行账户的中介机构。

但上述情况仅限于经济或金融市场一切都处于正常阶段。但在极端情况下,“短借长投”的金融机构就会面临着“挤兑”的风险。

当市场发生恐慌时,储户便会加速提款,如果银行此时宣布限制提款人提取的数额,往往会导致更大的恐慌,让更多的人来提款,甚至于可以蔓延到其他的银行,造成连锁性的挤兑危机,最终可能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

戴蒙德和迪布韦克提出了存款保险的方案。存款保险消除了储户的风险,因为得到了政府的保证,所以储户无论什么时候来取款,都至少可以拿回本金,每个人只会根据自己真实的需求来存钱和取钱。因此政府在金融市场中有着最高的信用,其承诺本身就大大减少了储户提前取款的可能,进而减小“挤兑”发生的概率。

戴蒙德又在1984年发表的论文《金融中介和代理监督》中提出,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借款人会发生事后道德风险问题。如,借款人一旦借到了钱,就可以用钱为所欲为,并无成本地获得投资的最终结果,而金融合同对他们的约束能力是很低的,这样就会增大市场上的金融风险。然而,在引入了金融中介之后,金融中介就可以作为存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一个代理人来监督合同的实施状况。戴蒙德用模型证明了,相比于让存款人来直接监督借款人,这可以节约巨大的成本。

戴蒙德和迪布韦克提出的有关银行的重要性,以及关于银行固有脆弱性的理论见解,为现代银行监管奠定了基础。

金融凯恩斯主义

戴蒙德和迪布韦克提出的解决银行“挤兑”的方案与凯恩斯主义者提倡的政府干预市场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并最终帮助世界渡过了“金融海啸”。

1929年—1933年发生在欧美等国的“大萧条”,宣告了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政策已经无力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美联储在“大萧条”中未能有效作为,让其备受指责。

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认为,以市场严重失衡为表现的经济大萧条正是从过剩存款找不到切实可行的生产投资开始的。病态资本无法被应用于能够创造新供给的投资中,直到找到充足需求,即购买商品的买家。因此,解决办法就是必须操纵市场商品需求总量,刺激生产,让持有存款的储户确信投资可以再次有利可图,从而奇迹般地恢复资本形成过程,利用复利实现世界财富的快速增长。

受到凯恩斯主义的影响,美联储在20世纪60年代倾向于用通胀换取就业,美国政策长期处于宽松环境,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两次采取紧缩政策控制通胀,但经济衰退的代价使政府被迫再度采取新一轮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发展。

有分析指出,从大范围来讲,美联储的运作程序就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即以创造新需求为前提创造新货币供给。

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时期,各国央行的“逆风飞扬”政策更像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忠实执行。

2007年,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住房抵押贷款出现了大量违约。很多金融机构如1930年代一样血本无归,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保护,美林被收购,一年之内美国的股市重挫,失业率飙升。

尽管在2008年时,世界金融市场的复杂程度超过了1930年代。但因各国央行的及时干预,全世界没有出现较大的社会动荡,“金融海啸”也很快结束了。作为金融系统的最后贷款人,全球央行守护住了金融市场安全的最后壁垒。

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戴蒙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是一个整体,总会存在一些系统性风险,我们无法预测。金融危机通常也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生,但是,如果我们有适当的监管与弹性,那么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可能就是50年1次,而不是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