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11-02 09:35
□杜亮
大型商超近几年走的是一个急速下坠的曲线。
前几天,去中关村附近办事,陡然看见熟悉的家乐福地下停车场已经放下了卷帘门。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关店大“吉”了。要知道,这可是中关村寸土寸金、人流如梭的地儿;还有,回家路上天天路过的麦德龙,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踪影,变成了一片大工地……
大型商超关张、收缩,遭受疫情影响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这只是一个暂时性因素,经济发展一定会重回正轨,疫情影响一定会逐渐消退。因此,笔者在思考之后宁愿相信,这种局面主要是人们“消费习惯”变迁所致,而且这种变迁是不可逆的。
在笔者家的附近有两个常去的中型超市,一座是超市发,很近,经常会去买点食品蔬菜;另一座是盒马鲜生,距离稍远,偶尔会去买点河鲜海鲜。据我观察,这两个超市的消费人群可以说截然不同。
超市发里面,多数都是老年人,平均年龄五六十岁;盒马鲜生里,则多数是年轻人,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超市发里人流量不大,结账是人工结算,一般不用排队;而盒马鲜生的人总是摩肩接踵,结账以自助结算为主,也有人工结算,主要是给老年人或有需要的人保留一个通道。而且还有一个现象,逛盒马的有不少打扮光鲜靓丽、相互依偎的情侣。
通过在盒马鲜生观察可以发现,年轻人并不是只喜欢网购,不喜欢逛线下超市,大家对此可能只是一种有偏差的印象。如果盒马里有她们喜欢的东西,有能激起她们购买欲望的东西,如果有她们要消费的东西,年轻人还是会来这里逛逛的;笔者还发现,在盒马鲜生店面空间的头顶部位,有曲曲折折的滑轨,滑轨上运行的消费者网购的包装货物,再由快递小哥送到消费者手中。这是一种线上与线下销售融合的模式。而在传统零售里,极少看到这种场景。
传统零售首先讲的是地段,好地段就意味是人流有保障。至于卖什么货,则是放在其次考虑的。而以盒马为代表的新零售则首先会抓住客户的内心,设计各种“新零售场景”去打动你的心灵。比如,它的瑞士卷永远是新鲜的,摆在醒目位置的;它的海鲜永远给人新鲜的感觉;它的半成品食物很多,方便年轻人下班回家就能加工。而在传统零售业态,这些物品的摆放就没有规律或者压根让你不愿意接近。
传统零售在经历了互联网的冲击之后,正在加速向新零售蜕变。然而,大部分转身不及,被时代所淘汰;而新零售带着互联网的基因出生,在消费人群、消费需求的满足上都与时代、与年轻人紧紧结合,代表了未来的趋势。
因此,得年轻人者得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仍是亘古不变的商道。
对银行业、保险业这种传统的业态来讲,也存在这种年轻消费客群的流失。如何跟上甚至引领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时代的大潮,是一道摆在眼前的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