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地方> 【机构案例】圆“外卖小哥”北京安家梦

【机构案例】圆“外卖小哥”北京安家梦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10-13 07:48

□记者 仇兆燕

“我搬家了,在刘村,从西口儿进村就能看见,叫‘小哥之家’。没错,住的都是外卖员、快递员。”在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当“外卖小哥”的李磊近日搬家了。

李磊是北京800多万新市民中的一分子。他们在北京生活,在北京奋斗,是新时代北京发展蓝图上不可缺少的“拼图”之一。在他们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个梦想中的家,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何才能圆北京新市民的“安家梦”?

闲置民房变身“小哥之家”

茁壮的柿子树,雪白的外墙,簇新的门窗,再配上灰色长条地砖……这就是李磊的新家,在一个小院里。别看他的房间只有20多平方米,却完全可以实现“拎包入住”;不光有床、书桌、衣柜,空调、冰箱、地暖都是新的,独立卫生间里还有热水器。

“我看了一次就相中了。月租金800元,押一付一,也没什么压力。”李磊表示,“在北京有地儿住,每天能多接点儿单,辛苦一天,晚上回家能洗个热水澡,就感觉特舒服。过去我那屋子就一张床一个柜子,洗澡去公共浴室,大小便甭管多着急,都得跑公厕。”

李磊所租的小院是刘村27个“小哥之家”的缩影。近日,记者随北京银保监局走访调研时了解到,2021年10月,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建信住房北京公司与黄村镇携手,由黄村镇政府成立联营公司,取得村里的闲置民房8年租赁权,并邀请专业设计团队“一院一策”统一升级改造。如今,在刘村已有27个院落、总计300余个房间成了“小哥之家”。

刘村离大兴城区只有2公里多。打开外卖接单软件,“小哥”们戴好头盔骑上电动自行车,沿着黄马路往西走,不出10分钟就能接着单。刘村西口还有一栋白色二层小楼,是小哥们的共享空间。“小哥们能在这处空间,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工作、生活中的苦与乐。”

创新模式守护安家梦

距离“小哥之家”不远的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新建地区,地处京南,交通便利,毗邻多个产业园区,周边流动人口超过10万人,是新市民、青年人工作、创业的聚集地。对于在这里工作生活的北京新市民而言,高性价比的租赁住房无疑十分迫切。

除了“小哥之家”,建行还承办了这里的“创业之家”项目。

“2019年7月,建行为创业之家项目实施主体提供了1.07亿元授信支持,并邀请清华专家进行全新的租赁样板间及公共区设计。”建行北京市分行房金部副总经理杜熠尘介绍。最终建成的创业之家共有房间432间,可为超过1000位新市民提供安居之所。

“适‘租’而建是创业之家项目的核心理念。”杜熠尘表示,项目利用存量土地建设小户型、低租金、保障性租赁住房,适应新市民、青年人租金承受能力。在户型设计上,增加储物面积,增强空间可用性,让小空间发挥大能量。为增进租户情感交流,项目打造了融合生活功能与服务功能的共享客厅,提供健身房、影音室、咖啡厅、书吧、自选超市、公共厨房和洗衣房等完备的生活设施。会客、讨论、休闲、娱乐一应俱全,将小家的温暖延伸为大家的幸福。同时,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创业之家项目在建设之初就搭建起新能源供能体系、海绵城市系统等低碳模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今年4月11日,创业之家获得了北京市发放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截至目前,已有400余名新市民入住。

仍在“赶考”路上

无论是“小哥之家”还是创业之家,都是建行北京市分行守护新市民安家梦的缩影。

据悉,建行北京市分行协同建信住房北京公司采取统一收持、统一升级改造、统一运营管理,使农村闲置宅基地住房成为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来源。

“在具体的操作上,建行北京市分行以长租方式收持政府、企业、居民、农户手里的闲置老旧房产、低效物业楼宇等,引入专业机构进行更新改造后,转化为适配客户不同层次需求的高品质、价格优惠的租赁房。”杜熠尘介绍。

数据显示,目前建行北京市分行累计融资支持租赁住房建设超5万套,并协同建信住房北京公司通过收持改造闲置房源,提供租赁房屋逾6万套,帮助3万多新市民、青年人解决住房困难。

与此同时,为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资金支持力度,该行建立了分行保租房项目库,并推出涵盖保租房新建、改建、购置、装修、运营全周期的金融产品。截至发稿,建行北京市分行“保租房、类保租房与公租房”项目已审批超300亿元,已投放贷款超100亿元。

建信住房北京公司副总裁陈盟表示,这类项目前期投入大,运营周期长,盈利空间有限,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无疑需要获得更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与此同时,这类项目在运营中会产生大量长期稳定的租金,有成为REITs等证券化产品的优质基础资产的潜质。如何能形成金融闭环,实现存量资源的价值转化和市场化融通,非常值得探索。

不过,目前新市民金融服务仍然在“赶考”路上,还有许多方面问题需要探索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