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9-29 08:40
我国保险业经历了几十年高速增长,正面临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如何把握时代的人才红利、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成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黄伟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金融运行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经济运行中复杂性、不确定性不断上升,作为金融业的“三驾马车”之一,保险的功能作用日益凸显。我国保险业经历了几十年高速增长,正面临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如何把握时代的人才红利、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成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保险业迎重大发展机遇
20世纪90年代,保险代理人营销体系的引入,驱动了中国保险业从业者数量和市场规模高速增长,但在“人海战术、宽进宽出”模式下,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流动性大、留存率低、专业性不强等问题为行业发展埋下隐患,夸大保险责任、隐瞒重要条款、诱导客户等种种销售误导乱象,极大地损害行业声誉。
近年来,保险业代理人队伍遭遇结构性洗牌,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出现了此消彼长的趋势。一方面,疫情冲击和监管趋严的叠加作用下,此前多年的粗放式发展、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带来的问题与风险被加速暴露,大量保险代理人加速脱落。
另一方面,疫情加速数字化转型、产业链价值链重构,中高端人才就业价值观和求职预期发生改变,人才流动趋势出现逆转,部分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开始进入保险代理人队伍。随着保险业科技展业、线上化经营模式的常态化,加之可预见的行业基本面总体向好,保险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大,行业迎来重塑代理人队伍的重大机遇。
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服务经济、服务民生的综合性金融工具,保险业将越来越多地承担提振经济、风险管理、社会管理等功能,在应担责任和自身发展的双重要求下,我国保险业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服务。
监管方面,保险业高压监管持续推进。市场方面,客群变化倒逼代理人素质提升。新一代的保险消费者普遍有较高的金融素养,消费更趋理性,加之互联网信息的透明化和产品线日渐丰富多元,对代理人专业技能、经营理念和展业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名合格的代理人对医疗改革、社保改革、支付统筹应有系统了解,尤其在高净值客户的获客通道上,获得客户的高认可度、高信任度离不开代理人完备的知识体系、深刻的行业认知和全面的综合素养。
因应行业要求,顺应市场变化,加快队伍专业化转型、打造“精品代理人”也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保险公司的选择,中国人寿等多家头部企业陆续推出“星级工程”“强军计划”等战略措施推动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搭建良好事业平台 做到“聚才留才用才”
面对新时期蓬勃兴起的科技与产业变革,保险业能否真正聚才、留才、用才决定了行业发展的未来格局。没有良好的事业平台、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行业形象,高素质人才难以持续流入,即便流入后依然会选择离开。目前我国个险代理人第一年的流失率就高达70%-80%,低留存率与长期的客户服务严重失衡。消除影响人才发展发挥的制度环境、扩大中高收入从业者规模、提升人才留存率,是激活人才红利的关键。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十四五”时期是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实现转型升级,保险业必须直面转型之痛,只有不断探索,为人才搭建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才能建设长远稳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保险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作者系厦门市保险行业协会会长、中国人寿保险厦门市分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