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人民币支付货币功能稳步提升

《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

人民币支付货币功能稳步提升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9-26 09:00

□实习记者 许予朋

去年,中国银行对逾3300家境内外工商企业使用人民币的情况进行市场调查。调研结果显示,约有78.8%的受访企业考虑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或提升人民币的使用比例,这一比例与2020年度调查情况基本持平。

这项调查披露于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之中。报告显示,2021年人民币国际化各项指标总体向好,人民币支付货币功能稳步提升,投融资货币功能进一步深化,储备货币功能不断上升,计价货币功能逐步增强。

创历史新高

报告显示,去年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创历史新高。

具体到各项指标中,2021年以来,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延续增长态势,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9.0%,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人民币跨境收支总体平衡,全年累计净流入4044.7亿元。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于2021年12月提高至2.7%,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2022年1月进一步提升至3.2%,创历史新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达2.88%,较2016年人民币刚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时上升1.8个百分点,在主要储备货币中排名第五。

2022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SDR)中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报告认为,这反映出对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提高的认可。

与此同时,报告指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持续推进,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也保持了较高吸引力,证券投资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总体呈净流入态势。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债券、贷款及存款等金融资产金额合计为10.83万亿元,同比增长20.5%。离岸人民币市场逐步回暖,截至2021年末,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接近1.50万亿元。

关注人民币融资避险成本

聚焦微观领域,报告还披露了中国银行面向境内外工商企业开展的人民币国际使用市场调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有20.9%的受访境内工商企业表示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报价,这一比例较2020年有小幅上升,体现出人民币计价货币功能有所提升。

与此同时,约有71.2%的受访境外工商企业表示,当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流动性较为紧张时,会考虑将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这一比例较2020年略有下降。2021年和2020年的调查结果均显示,在考虑是否使用人民币开展贸易融资时,境外工商企业最关注人民币兑本国货币汇率及汇率避险成本、人民币利率水平两大因素。

报告显示,2021年境内货币市场人民币利率中枢总体先升后降,一季度达到高点后回落,2021年末略有回升。汇率方面,2021年,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波动,弹性增强。人民币对国际主要货币汇率有所升值,其中人民币对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较2020年末升值2.3%、11.2%、3.3%和14.1%。

便利境外投资者进入

展望未来,报告表示,人民银行将坚持改革开放和互利共赢,把握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坚持以市场驱动、企业自主选择为基础,稳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为进一步拓展人民币在对外贸易投资中的使用,报告表示,人民银行将加强本外币协同,支持市场主体在对外贸易投资中更多使用人民币。进一步推进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围绕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业务创新。

为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报告明确,将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丰富可投资的资产种类,便利境外投资者特别是央行类机构更多配置人民币资产。支持境外主体发行“熊猫债”,继续做好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工作。

在持续深化央行货币金融合作方面,报告强调,继续稳步推进央行间双边本币互换和本币结算合作,发挥好货币互换对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和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作用。推进人民币对相关国家货币直接交易,支持境外国家和地区发展当地人民币外汇市场。

此外,报告表示,将发挥好与中国香港常备货币互换安排的作用,为香港人民币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人民币流动性。继续完善离岸人民币流动性供给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产品和服务的动力,丰富离岸人民币产品体系,促进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