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天津:聚焦“一基地三区”定位

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

天津:聚焦“一基地三区”定位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9-23 08:13

□实习记者 杜肖锦

在9月22日举行的“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天津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宇龙介绍,天津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聚焦“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大力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给出一份“金融服务创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金融租赁特色服务实体”的答卷。

十年来,天津银行业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3.81万亿元和4.31万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1.1倍和1.6倍。保险业原保费收入达660.47亿元,较2012年增长2.8倍;保险深度从1.85%增至4.45%,保险密度从1685元增至5030元。

把握区位优势创新服务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天津被赋予“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在聚焦“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上,天津银保监局紧跟天津市“制造业立市”战略,配套出台多个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科技金融支行、首贷中心和信用贷中心等专营机构,支持机构推出“芯片贷”“科创积分贷”等创新产品。

赵宇龙介绍,按照“一链一策一方案”原则,建立“核心企业+主办银行”一对一服务机制,为重点产业链量身定制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截至8月末,辖内制造业贷款余额达3166亿元,其中支持信创、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12条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约88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4%。目前,天津市12条重点产业链总产值已达1.26万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3%。

在“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方面,银行业支持港口建设和航运产业链发展的相关贷款余额达583亿元,提供风险保障达6249亿元,实现了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准箱。

作为中国北方首个自贸区,天津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目前,天津FT账户(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成功落地,成为北方首个上线FT账户体系的地区,累计结算量超5700亿元;亚投行数据与综合业务基地、德意志(中国)银行总行运营及支持共享中心、渣打银行科技运营中心等30多个金融机构区域性运营中心在天津相继设立。

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天津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诞生过100多个制造业“全国第一”。十年来,天津银行业保险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良性互动。

在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通过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天津“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建设速度加快。截至8月末,辖内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3166亿元,同比增长18.7%。保险业通过营业中断险、企财险等为制造业提供风险保障超4500亿元。

在培育制造业发展新动能上,通过“研发贷”“科技基础设施固定投资贷”等支持海河实验室建设超16亿元。特别是为助力科技企业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银行推出“芯片贷”“上市贷”“科创积分贷”以及“股债贷”等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截至6月末,银行机构“专精特新”企业相关贷款余额达208亿元。

目前,天津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30家,培育雏鹰企业4974家、瞪羚企业37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均突破9000家。

赵宇龙表示,在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上,天津银保监局推动银行加强与天津碳排放交易所合作,探索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碳汇融资等绿色金融新模式。截至6月末,辖内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已达5145亿元,同比增长11.34%。

金融租赁公司服务实体经济

天津是中国“保税租赁”的诞生地,也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经过多年发展,天津市已设立了11家金融租赁公司,机构数量居全国第一,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元,十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

赵宇龙表示,天津银保监局设立了银保监会系统唯一的金融租赁公司监管处,全力打造金融租赁业全国高地。目前,天津市的融资租赁业务涉及航空、国际航运船舶、海工平台,租赁业务规模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从ARJ21到C919,天津辖内金融租赁公司订购或签署意向订单的国产飞机超过180架,成为国产飞机最大订单客户之一;3年来支持20余家国内船厂,直接订造和吸引境内外客户订造各类船舶80余艘,金额近300亿元。

“依托天津自贸区政策优势,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将服务辐射全国乃至境外。”赵宇龙介绍,注册在天津的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利用自贸区海关、税收等便利化政策,为远在尼泊尔、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租赁服务,目前对“一带一路”累计投放的租赁资金超过5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