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史> 【人物春秋】“保联”话剧团里的女一号(四)

【人物春秋】“保联”话剧团里的女一号(四)

——记新四军女战士、军事文化战线功臣周繁琍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9-23 08:11

□林振荣

为军博始建倾尽全力

1958年11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历史馆展览大纲(草案)》出台,经过多位元帅的反复审核,周恩来总理不仅亲自审阅陈列计划,还百忙之中,抽出几个下午和晚上,亲临现场审查展览内容,他看完每一个分馆,审查完每一个展厅,逐块版面,逐条说明,都严格把关,提出了许多重要修改建议。当解说员讲到“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同志领导了南昌起义……”时,周总理当即说“哪是我领导?是党的领导,应该说是党的领导!”接着周总理对陪同的军博领导说“贺龙、朱德、叶挺、刘伯承等同志,也都是南昌起义的领导人嘛!”并亲笔写了一个南昌起义领导人排列顺序的名单交给了馆领导。当解说员讲到南昌起义部队由于没有与江西农民运动相结合,孤军南下,因而遭到挫折和失败的教训时,周总理马上给予表扬和鼓励“批评得好,批评得对!”当时解说员听了有点不知所措,但周总理郑重地说“南昌起义失败了,我有责任,没有想到要与农民运动相结合,建立农村根据地。还是搞苏联以城市为中心,当时也是没有经验。你们要把这件事讲清楚”。周总理的光明磊落,不贪功,不诿过,敢于在普通的解说员面前作严肃的自我批评,这种襟怀坦荡,严于律己的胸怀,非比寻常,让在场的周础(本名周繁琍)十分感动。

历时九个月的紧张施工,军博主体完工,顶部的直径达六米、重5吨的军徽,表面镶嵌黄金需要400多两,是周总理专项批示解决的,镶涂工艺难题由上海企业攻克,竣工前夕才军车运回,吊装是由空军两名最优秀的飞行员分别驾驶直升机保持距离,保持高度,缓缓下降,才套装完成的。1959年7月30日,新建成的军博成为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新建筑之一,在陈列大楼前举行6000人参加的竣工典礼,金灿灿的军徽照亮了时空。

8月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先后建成红军馆、抗日馆、解放馆、抗美援朝馆、现代馆、兵器馆、民兵馆、礼品馆、综合馆。1960年4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和军人俱乐部成立。军博属军人俱乐部,为副军级建制,隶属总政治部,贾若瑜少将被任命为军人俱乐部主任兼军事博物馆馆长,成立军人俱乐部党委,贾若瑜兼书记。

陈毅按周总理的指示,提着毛笔上门题写了各分馆的馆名,并幽默地表示,“我奉命前来报到,专门给你们写馆名的,希望你们不要嫌弃!”朱德为了美化军博,将自己精心养育的600盆君子兰捐献了出来,还特意在莲花池为军博买了一块地,几乎每个星期天都要去那里教军博的战士种兰花。

军博沿用军队惯例,从1960年至1966年,每年“八一”建军节前,解放军总政治部都要在军博内举行盛大的联欢晚会。

周础后来曾向记者讲述过一个发生在军博大厅里的故事:那是军博刚刚建成不久,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正好来中国访问,便向陪同的罗瑞卿提出要参观军博。当时正值隆冬季节,因为取暖问题尚未解决,偌大的展厅就像一座冰窟,无奈,只好安排西哈努克亲王穿棉大衣,戴棉帽进馆参观。事后,罗瑞卿指示,“从苏联进口三台大型锅炉,24小时为军博供暖,用煤全部由总后实报实销”。

“文革”开始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炮制了“文艺黑线专政”谬论,竭力鼓吹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打倒一切,肆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把军博展览如实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实践,污蔑为宣传“黑司令”“大土匪”“走资派”。那是中国历史文化饱受劫难的时刻,1967年1月中旬,因受“文革”造反派的冲击,军博闭馆。为防范打砸抢分子抢劫馆藏枪支武器祸害社会,后来军博重要文物封装170箱,转移至总后西安办事处所属灵宝基地兵站321仓库。

1970年10月13日,军博按试行编制组建新领导机构以取代“革委会”,周础担任了军博首任政委,耿学文任副馆长。从1959年建馆时的元老,筚路蓝缕,夙夜在公,到拨乱反正时的一号首长,周础成为历史转变的关键人物,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开始着手纠正错误,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恢复历史文物的抢救与保护工作。1974年将转移到河南321仓库的文物运回北京,恢复历史综合馆常规展览。并率领全馆同志,着力打造第一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直到1982年离职休养(享受副厅局级待遇),她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于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回到正确轨道上来,周础尽己所能,为抢救保护红色文献,赓续红色血脉做出非凡的贡献。

2003年根据中央决定,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建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2007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动改扩建工程,2011年3月新馆建成开放。新馆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时至今日,矗立在西长安街的国家博物馆已经连续四年位列全球最受欢迎博物馆榜首,2020年即使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接待参观者人数仍高居全球第二(仅次于卢浮宫),这里面凝结着像周础这样一批默默无闻的博物馆建设者们的心血。

莫嫌老圃秋容淡,唯有黄花晚节香

革命人永葆革命青春。周础退而不休,继续奉献在革命文艺的战线上。

1979年,熟悉的《新四军军歌》旋律召唤着她,周础加入了北京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重新穿上新四军军服,演唱《游击队之歌》《长征组歌》《怀念战友》《把一切献给党》,乘着歌声的翅膀,梦回吹角连营的战场,革命豪情高于天。他们登上解放军总政治部舞台、人民大会堂舞台、北京电视台,组成一支充满正气、德艺双馨的文艺轻骑兵,硝烟未曾散去,铁军精神永远辉煌!

1988年5月,周础远赴上海,参加“上海市保险业业余联谊会50周年”纪念活动,见到了几十年没有见面的“保联”战友,重叙战友情。她为《上海市保险业职工运动史料》征文,撰写了“我为新四军义演”的文章。

2015年9月周础获得抗战70周年纪念奖章,经中组部、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周础享受按副部省级标准报销医疗待遇。她的手印被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收藏。

2018年1月14日,国家博物馆司局级离休干部周础在北京陆军总医院逝世,享年95岁。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玉岑园骨灰墙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