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史> 【纪念币面面观】纪念币上的中秋

【纪念币面面观】纪念币上的中秋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9-16 10:30

□彭远汉 廖彦

中秋节是中国人的团圆佳节,始见于《周礼》,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唐书·太宗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到唐朝初期,中秋成为固定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到明清时成为我国最主要的传统节日。为庆祝中秋佳节,弘扬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发行了多枚有关中秋的金银纪念币,如1999发行的己卯(兔)年“玉兔图”金质纪念币、1997年发行的黄河文化(第2组)“嫦娥奔月”银质纪念币、2001年发行的中国民俗——中秋节“花好月圆”银质纪念币等,无不在展示丰富多彩的中秋佳节文化,让无限想象、美好祝愿,变得欢乐喜庆、团团圆圆。

1999年发行的己卯(兔)年“玉兔图”金质纪念币

1999年发行的己卯(兔)年“玉兔图”金质纪念币。

1999发行的己卯(兔)年“玉兔图”金质纪念币,形状呈梅花形,外接圆直径100毫米,重量1000克,面额2000元,发行量仅15枚。其正面图案是上海豫园,并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名和“1999”发行年号;背面是马晋的《月兔图》和刊有面额,图案为月亮、桂花树、一对玉兔;一轮皓月当空,半隐在云彩和树叶中,花前月下,浪漫温馨;玉兔忍不住动起凡心,到人间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在皎洁的月光下傍地而走,情意绵绵。该币精制量少,且特有纪念意义,十分珍贵,因而成为现代金属币中的佼佼者。

1997年发行的黄河文化(第2组)“嫦娥奔月”银质纪念币

1997年发行的黄河文化(第2组)“嫦娥奔月”银质纪念币。

1997年发行的黄河文化(第2组)“嫦娥奔月”银质纪念币,重量5盎司,形状为圆形,直径70毫米,面额50元,发行量为1000枚。其正面图案为汉砖团龙图下配海涛纹饰、环刊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年号“1997”。图中团龙弓身曲须,储足腾飞之势,仿佛瞬间就会穿云破雾,一飞冲天,犹如朝阳跃海平,体现出深邃悠远的意境。背面图案为嫦娥奔月,配以云纹和月宫,并刊有“嫦娥奔月”字样及面额“50元”。只见嫦娥蓦然回首,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向人间挥手作别。加上朵朵云彩点缀夜空,嫦娥飞升在天,绸缎丝带随风扬起,呈现出嫦娥飘逸奔月的神话色彩。

2001年发行的中国民俗——中秋节“花好月圆”纪念银币


2001年发行的中国民俗——中秋节“花好月圆”银质纪念币。

2001年9月5日发行的中国民俗——中秋节“花好月圆”纪念银币,重量1盎司,形状为圆形,直径40毫米,面额10元,发行量为4万枚。其正面图案巧妙地把银币内圆面设计成月亮,再加上云彩、盛开的桂花树和清冷的广寒宫,成功塑造了传说中嫦娥居住的仙境,并刊国名、年号;背面图案为花好月圆图,一轮又大又圆的满月悬挂在苍穹之上,并刊有“花好月圆”字样和面额,那仙境美景特别引人注目和引人入胜。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钱币学会;江西银行景德镇市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