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史> 【斑驳旧影】民国时期银行人的中秋

【斑驳旧影】民国时期银行人的中秋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9-08 08:09

□毛志辉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废除旧的农历,启用与世界接轨的公历。当时,一度将春节改到1月1日,端午节改到5月5日,中秋节改到8月15日,农历的大年初一不再过年,五月初五不再过端午,八月十五不再过中秋。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规定“对于旧历节令,一律不准循俗放假”。由此,中秋节在民间成了“废历”中秋。然而,国人旧有的习俗却“根深蒂固”,根本难以做到“令行禁止”。尽管政府三令五申,但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仍然在民间盛行。

团圆欢乐

“废历”中秋,虽然政府机关均不放假,但上海各银行钱庄工厂店铺等,大都循例休假一天。中秋当天若适逢周日,则外商银行又会补休一天。如1934年9月23日为中秋(周日),上海全市金融各业都休假一天,外商银行除了当天做礼拜外,次日(24日)还补假一天。

中秋当天,银行人一般都会上街采买月饼、瓜果,并早早地回家,与家人团团圆圆过节。由于民国时期大小战事不断,社会不安定,渴望亲人团聚、生活安康成为人们最主要的愿望。

一些单身银行青年,则会在中秋节约好共同出游。秋高气爽,游泳、游园、垂钓,都是大家喜爱的项目。如1933年中秋,部分银行将中秋节假日移到“双十节”前一天,可以放假三日,银行青年们遂相约着外出郊游,不仅增进了交流,还成就了一批情侣。

生财有道

中秋节是各家银行推出产品招徕储户的好时机。如1921年,万国储蓄会推出了有奖储蓄活动,设置特奖1名,奖励1万元,头奖10名,每名奖励2000元,小奖不计其数,并定在中秋节开标,吸引了不少储户。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从1924年开始,连续多年在中秋前夕推出礼券储金存券,“为社会上酬酢馈赠之用”,储户可购买礼券用于送礼,以其实用、方便的特点广受欢迎,购买者十分踊跃,有效促进了银行储蓄额增长,盈利可观。受其影响,交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中南银行、金城银行等也相继发行过各类礼券。1925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还不失时机地代理车站发售的钱江观潮专车票,一时购买者众,旅行部还不得不在中秋节当天加班发售,获利不菲。

积极助赈

时届中秋,各银行都会组织宴乐活动,或给职员发放宴资。1917年夏秋之交,河北、东北等地同时发生数十年罕见的水灾,灾民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中秋节前,上海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发起了赈灾活动,向灾区捐助宴资用于购买菜月饼。

1920年,华北地区连旱三季,灾难祸及千万人。上海的中西慈善家纷纷筹办义赈救济,永亨银行取消了中秋宴乐活动,将宴资移助义赈,并号召银行业同人也参加赈灾活动。1922年,苏浙皖大水,上海各银行中秋节宴会的资金,也全部用于助赈。

除了赈灾,银行人还会将宴资捐助给一些具体的对象。如1924年中秋节前,华大银行组织全体同人,通过红十字会将中秋宴资捐助给了妇孺收容所,在其影响下,另有多家银行仿办。

节前忙碌

以民国时期商界习惯而言,端午、中秋、除夕是一年中往来账款的结束之期,而中秋又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重大节日。因此,每逢中秋前,银行人都会较为繁忙。上海各公司工厂行号,均会在中秋节前办理结账,主要分两类:一是以前放出的客账,会分别派员催收;二是在中秋节前的交易以现款为限,并将收到的账款归还各银行的到期欠款。因此,中秋节前的银行业收解工作会骤增。各银行为安定市面、扶助工商各业起见,依照规定,提供担保品,除充实本身基础外,还会以所余头寸贷放给各往来客户。

中秋节前,金融一般都会骤紧,甚至会出现银行的提款挤兑危险。1936年,上海商业因全国农村经济的不景气而陷于资本不充足之地,中秋节前夕,商民经济紧滞萧条,不仅往来钱款无通融可能,商号与商号之间的往来欠款也无力支付,这也导致银行业的收解陷入困境,做足了各种准备才度过困境。到了1937年的中秋,上海时局已极端严重,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不得不通过四行联合贴放委员会来运作调剂,维持上海金融稳定,让各业得以较为平稳度节,四行联合贴放委员会还被商界称为“我国金融组织日趋健全之一象征”。

通胀煎熬

1947年中秋前夕,上海市面上游资充斥,大量资金多不通过合法金融机构交易 ,四大银行虽然拼命抽紧银根,也只对正当工商业产生影响,而对投机囤积等非法营业很难奏效。而因为银风紧迫,人心惶惶,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物价将继续上涨的预测,使得物价更加无法有效控制。

物价的恶性上涨,对于一般人民的生活,无疑是莫大的威胁。当时的媒体刊登了一篇银行职员的文章,提到“眼前的钞票多得像垃圾一样,一捆一捆地流出流进,使职员难以应付”;而大街上辉煌的橱窗里,依旧摆满了许多广式、苏式的月饼,“提醒人们一年一度的团圆佳节又在眼前了”。在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境况下,在严重的通货膨胀中,连一向被称为捧着金饭碗的银行职员,“想买两个月饼来应景,都要打打算盘”,对于大众而言,又怎么还会有过节的兴致呢?

1948年中秋前夕,距离金圆券的发行已有一月,物价在表面上有了趋稳的迹象,但人们的信心并未增加。当时,上海的月饼实行限价销售,冠生园、老大房、泰康等食品号的月饼都只卖五角大洋,导致门庭若市,普通人家,都人手一只月饼。但是鸡鸭鱼肉,黑市横行,限价买卖濒于无市。小贩们都互相呼应,比限价至少涨一倍,人们为了应付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都难免要向黑市屈膝,否则根本买不到一件像样的菜。

对于所有中国人而言,与家人团团圆圆地一起叙叙家常、赏赏圆月、吃吃月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秋。然而,在民国时期那个政局动荡、战乱频仍的年代,很多时候银行人甚至连与家人团聚都成了奢望,又遑论其他。回首过往,当能让我们更加珍惜而今家人团圆、丰衣足食的中秋佳节。

(作者单位:交通银行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