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深读> 【深读】金融助力海上牧场建设

【深读】金融助力海上牧场建设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7-25 07:54

编者按:

银行业保险业为“海上粮仓”注入金融血液,共同谱写新的海上牧歌。金融助力守好用好“蓝色牧场”大有可为。金融机构要努力成为耕海牧渔的“领军者”“稳定器”,进一步经略海洋,全面推进“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连富谷集团海洋牧场深水抗风浪海鱼养殖网箱。李敬伟/摄



面朝大海 “金”暖农渔

□李敬伟

在大连银保监局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助力大连海洋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被十里八乡农民称为“草根”银行的大连农商银行从几十元钱“零担”小额助农、惠农贷款做起,不断提升服务,创新产品,精准施策,助推大连海洋水产养殖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连日来,《中国银行保险报》在大连市多地涉渔一线采访,看到的是渔业企业加快复工复产俨然步入正常生产轨道的喜人景象,感受到涉农涉渔产业在金融加持下与科技、数字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紧密衔接,听到了大家对今年下半年生产与经营的满满信心。

金融助力大连做足海文章

远眺窗外蔚蓝的海上牧场,大连有德渔业集团董事长姜春家感慨地说,“20年前,咱想搞海水养殖,起步需要3万元。那时候3万元可不是个小数目,没有人相信咱能折腾到现在这个规模。但信用社的同志瞧得起咱,借给咱3万元创业。”

凭借当初跟其他海把式“借艺”学来的海参育苗养殖全套技术,20年来,姜春家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发展,农商行的信贷支持规模也从几万元、几十万元扩大到如今每年敞口授信两三个亿,“推”着姜春家从一名海上个体户发展到如今拥有山东、庄河、普兰店等4个海参养殖基地的大企业家。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农商行帮咱提前布局全国电销网络,无接触式营销让产品销售不降反增。”姜春家说,2021年集团22350亩海域面积创造了2712万元的纯利润,这个数据背后凝聚的是大连农商银行2.57亿元授信的真情服务。

“作为大连银保监局着力推动的工作领域,这既有我们对企业的信任,更有深入调研后的科学预判,还有对企业科研投入及全国电商网络布局的推波助澜。”大连农商银行普兰店支行副行长徐连山说。

6月22日,在长海县大长山岛海域,大连金砣海洋生物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砣海洋生物”)正利用大连农商银行疫情防控期间提供的1600万元无还本续贷和3000万元涉农流动贷款加大对人工鱼礁、海洋装备、深水网箱海珍品养殖,海底增殖、休闲垂钓等可持续海洋渔业发展的投入。

“有了农商行做后盾,我们才有底气加大对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的投放,我们已在5.6公顷的海洋牧场上投放六面体构件鱼礁9835个,总计5.33万立方米,这些投入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它能涵养海洋牧场海底资源,确保海底增值,就像保护黑土地一样,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金砣海洋生物负责人说。

大连农商银行庄河支行资金部经理寇路焱表示,“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对金砣海洋生物发展影响较大,我们对其实施‘支农再贷款’优惠利息,最大限度帮助企业降低资金成本,促其市场销售出现转机。”

金砣海洋生物负责人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按照目前需求订单情况,2022年我们的销售收入有望突破1.5亿元,利润有望超过1300万元。”

金融为海洋插上科技翅膀

“十三五”期间,大连市政府先后投入以奖代补资金200万元用于水产原良种场创建及水产新品种认定奖励。目前,大连市已建成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4家、省级水产原良种场26家,通过国家认定新品种6个,有效奠定了大连市海洋牧场种业基础。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大连市投入增殖放流资金2.04亿元,放流苗种149.86亿余尾,累计增加水产品产量1.6万余吨,增加捕捞渔民收入约20亿元,直接投入产出比达1∶10以上,传统渔业正从“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

6月23日,《中国银行保险报》一行走进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连富谷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谷食品”)。在大连农商银行5000万元涉农信贷支持下,富谷食品集聚设施渔业功能区、水产品加工产业化功能区、科技研发功能区和工业化旅游功能区的现代渔业生态园区已经基本成型。

富谷食品办公室主任张慧颖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大连农商银行每年提供的5000万元涉农信贷中,富谷食品用于科研的资金就达400多万元。他们还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及大连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目前,富谷食品已经拥有红鳍东方鲀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一系列居于全国前列的科研成果,取得了红鳍东方鲀等6个良种场的资质认证,每年可提供优质经济鱼苗种上千万尾,建成了亚洲规模最大的河鲀产业基地,大连红鳍东方鲀同时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据大连农商银行庄河支行行长鞠传敏介绍,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庄河市,富谷食品销售受到影响,企业财务人员居于风控区域无法及时缴纳贷款利息。大连农商银行迅速推出线上申请和实时放款的“税信贷”等金融产品,帮其疏通线上业务流程,提高融资对接效率。

“2022年,富谷食品已接订单合同金额达1.7亿元。截至6月底,已经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左右,这已经超过年初时的预期。”富谷食品财务主管朱金莲说。

今年33岁的苏鹏是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研究生,在导师的推荐下加入大连富谷食品,目前担任富谷食品海洋育种项目经理,主持鱼类遗传育种科研和应用研究。

苏鹏说,到富谷六年,工资不断增加,现在还被集团任命为项目经理,“我在大连找了媳妇,成了家,刚刚买了房。尤其是在科研上,在公司支持下,我主持的科研课题开展得很顺利,‘获得感’和‘幸福感’在我这个新市民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苏鹏兴致勃勃地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

据大连农商银行负责人介绍,截至6月末,大连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319亿元,海水养殖贷款余额34亿元,水果种植贷款余额6亿元,农业休闲旅游观光贷款余额5亿元,涉农企业贷款余额近300亿元。

“按照大连银保监局要求,大连农商银行及兄弟银行通过不断加大对当地涉渔产业的专项信贷投放力度,今后大连乡村振兴、五业兴旺将有更大的发展想象空间。”这位负责人说。


为国家级“海上粮仓”注入金融血液

□姚向前 鲍曼君

福建莆田的秀屿区是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莆田银保监分局聚焦海洋经济发展,带领辖区银行业保险业为“海上粮仓”注入金融血液,共同谱写新的海上牧歌。

活血:监管引领,激发银保力量

莆田银保监分局积极发挥监管引领作用,推动辖区银行业保险业加大对海洋经济的金融支持。出台《关于强化金融赋能支持莆田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36条措施》,聚焦海洋经济产业链,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从信贷支持、保险保障等角度助力海洋经济发展壮大,并鼓励机构设立海洋经济金融服务中心或特殊专营机构。推动交通银行莆田分行等6家银行机构在“莆田海洋经济产融对接会秀屿专场”与区政府现场签订50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目前,莆田辖区海洋经济贷款余额139.85亿,比年初增加19.72亿元,增速达16.42%。

输血:融资直达,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创新专属“蓝色产品”。邮储银行莆田市分行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海上养殖设施的整治和改造工作,创新“莆惠渔改贷”解决企业和农户养殖设施改造资金缺乏的难题。海峡银行莆田分行优选市政府“白名单企业”中远洋捕捞企业,推出专项金融服务产品“海渔贷”,由莆田市中小企业融资再担保公司提供80%连带责任担保,该分行提供20%担保,期限最高5年。泉州银行针对渔业从业人员推出小额免抵押信用贷款“惠渔贷”,可自助随借随还。助推“蓝色航线”升级。农发行莆田市分行积极助力石南轮渡码头提升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陆岛交通条件,推动南日岛从“出行难”变成“说走就走”旅游地。中国银行莆田分行助力福建省罗屿港口开发有限公司构建新型物流供应链,为开发建设罗屿港口泊配套了5000万元流动性贷款。福建海峡银行莆田分行运用“国有小微贷”,以无抵押、纯信用的方式给予莆田石南轮渡有限公司800万元的授信支持。专营支行助力“蓝色乡村”。莆田农商银行积极推动南日岛万峰村乡村海洋经济振兴示范村建设,设立南日蓝色专营支行,配套专项方案、专门队伍,主动对接养殖户4-5月购苗育苗和8-9月生产销售周期性资金需求,已惠及养殖户529户,基本实现全覆盖。围绕上游育苗、饵料环节和下游粗精加工及销售环节,开展全产业链配套融资结算支持,推出“鲍鱼产业链贷款”等产品,为福建岛内212户育苗养殖农户授信3587万元。

强血:加强保障,提高海洋经济抵抗力

提高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中国人寿财险莆田市中心支公司积极推广水产养殖台风指数保险,降低台风风险对养殖户的影响。国寿财险福建省分公司在莆田南日镇落地全国首单水产养殖赤潮指数保险,以省海洋与渔业局发布的赤潮监测信息为理赔依据,由省级财政给予投保养殖户40%保费补贴,提高养殖户应对赤潮风险的能力。加强渔民人身安全保障。人保财险莆田市分公司为沿海渔工雇主和渔民提供人身意外保险,份额内保费43.98万,提供50853.26万风险保障。护航港口通畅。财险公司纪检积极推广货物运输保险、船舶保险、油污责任险等业务,并探索通过风险预警、风险建议等免费咨询活动,为港口货运提供多方位保障。中国人寿财险莆田中支近一年承保船舶13艘,保障金额1.53亿元,已决赔款10万元。


记者手记:耕海牧渔,走向深蓝

□记者 王磊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国拥有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和1.4万公里岛屿海岸线,以海洋牧场建设为抓手经略海洋成为发展经济的重大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海洋渔业结构调整,推动海洋牧场与海水养殖融合发展,促进深远海渔业拓展,充分发挥海洋工程领域“中国制造”的优势,可谓一举多得,海洋渔业资源急剧衰退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尽管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海洋牧场建设还存在“上升空间”,金融助力守好用好“蓝色牧场”大有可为。

一是金融助力海洋产业以创新生态增殖技术、海洋牧场生态容量等关键共性技术作为科研重点,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和集成示范;从牧场选址、礁体设计、施工投放、增殖品种等多方面,对海洋牧场建设科学指导。

二是金融推动海洋牧场先行先试地区形成统一的建设标准,不断提升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

三是金融助推海洋牧场建设转型升级,不仅以增殖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品为单一目的,还要增加生态修复、海域使用期有效延长等可持续发展要素。

总之,金融机构要立足新发展理念,把握区域特色,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加快产品创新,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提供定制化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满足海洋产业金融服务需求,努力做耕海牧渔的“领军者”“稳定器”,进一步经略海洋,全面推进“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家观点】金融解决三大需求 海洋渔业大有可为

□刘智禹

数据显示,2021年,福建省水产品总产量853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543.7万吨,居全国第一,海水养殖业已成为福建省沿海的重要支柱产业。

当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内容覆盖总体思路、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三个方面,提出加快完善海洋设施,壮大海洋产业,提升海洋科技,保护海洋生态,拓展海洋合作,加强海洋管理,推进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建”。

其中,关于金融方面的表述涉及:“鼓励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科技创新等方面重大项目,给予中长期优惠信贷支持。”“大力发展涉海保险,支持符合条件的海洋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和再融资。”

在实践中发现,目前福建省海洋渔业对贷款的需求大致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破旧落后的育苗车间、老化的海上养殖设施需要升级改造;二是水产加工厂房建造及自动生产线建设;三是大部分养殖的水产品捕获季节集中,在统一收购时需要在短时间内拿出大量资金收购产品。比如,鲍鱼收获季节是每年五六月份,水产加工企业在这两个月时间内把全年要用的鲍鱼原料全部收购后冷冻、贮藏,需要加工时再出库。

福建省具有全国约五分之一的海岸线,海域面积比陆域面积大12%,具有发展海洋渔业所需的优越条件和产业基础。针对福建海洋渔业目前面临的问题,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开展以产业链为主的规划设计,结合金融支持,加大对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构建海洋渔业产业优势,打造福建海洋渔业品牌,做大做强海洋渔业。

近年来,政府方面实施了财政资金支持渔业生产企业贷款贴息政策,金融方面也发力。如,银行机构推出多种海洋信贷产品;保险方面,大黄鱼价格指数保险为地区特色产业支招;赤潮指数保险、巨灾保险皆考虑到了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船工人身意外保险、渔船责任保险、油船油污责任险等从人防、物防、技防多方面保障海洋渔业发展。政银保三向发力,促进海洋渔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当然,由于海洋渔业本身的特殊性,如水产养殖还面临技术风险、病害风险等不可预测因素。建议关注福建省特色海洋产品,如,目前着力发展的大黄鱼、石斑鱼、鳗鲡、对虾、牡蛎、鲍鱼、紫菜、海带、海参、河鲀等十大养殖品种,打造产值分别超百亿全产业链。围绕十大养殖品,金融探索全产业链配套支持。从上游育苗、饵料、养殖环节,到下游初加工、精加工、冷链物流及销售环节,构建深度全产业链模式,促进福建省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专家金句

“水产种质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财富和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生态和经济价值。作为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种质资源是水产养殖与遗传改良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提高渔业生产能力,维系国家食物安全的重要保证。”

“由于大连海洋牧场地域和多年发展的时间代差优势,大连海洋牧场发展在全国处于前列。在大连海洋经济未来的主攻方向上,金融机构可在加强农(渔)业、海洋牧场科研和信息化建设包括保险等方面,再助涉渔包括涉农产业一臂之力,从多维度上提高乡村振兴的工作质效。”

——大连海洋大学教授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