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信托要闻> 【绿色信托专题】快速发展的绿色信托需正视挑战

【绿色信托专题】快速发展的绿色信托需正视挑战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7-14 08:24

编者按:

6月下旬,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上海市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绿色信托首次被写入地方法规。近年来,结合绿色节能环保行业特点,信托业创新推出多种绿色信托产品,有效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未来,信托公司如何开展绿色信托布局和转型?绿色信托又将给行业带来哪些新的挑战?本期专题邀请行业专家共同深入探讨。

□记者 樊融杰

近日,由中国信托业协会举办的“‘双碳’目标下绿色信托业务发展”线上专题培训上,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表示,绿色信托是信托业转型的有效对策之一,信托公司可充分发挥灵活展业的优势,发挥自身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开展多元化的绿色金融服务,撬动更多资本支持绿色低碳实体经济发展。

应对行业转型

近年来,在监管的引导下,信托业加速转型。随着转型进入深水区,信托业也不断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根据清华大学的相关研究测算,在与我国设立的“双碳”目标最接近的2℃情景下,2020-2050年间,中国能源供应、工业、建筑和交通部门等合计新增投资规模接近130万亿元。随着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不断涌现的新场景,信托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的内涵与边界均会得以拓展,绿色信托也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王遥认为,绿色信托是信托业转型的有效对策之一。当前我国绿色产业资金缺口巨大,迫切需要新的融资渠道,绿色信托能够有效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具有显著的生态与社会效益。

“在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加速的大背景下,绿色金融几乎涉及各行各业。信托公司凭借其灵活性以及持牌优势,围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投资、股权投资、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等领域开展信托产品模式的创新。”王遥表示。

此外,发展绿色信托还能够更好防范金融风险。王遥认为,目前气候风险已经得到了全球宏观经济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视,我国也不断加大对企业的环保处罚力度。因此发展绿色信托也是防范气候等环境风险、维护经济和金融稳定的需要。

仍处初级阶段

“绿色信托是信托业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相结合的重要业务模式,符合国家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是我国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战略任务之一,且与信托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发展方向相契合。”王遥表示。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国内信托业对于绿色信托积极响应,创新动作也陆续落地,多家信托公司已开展相关业务并作为重要战略性业务。其中,绿色信托贷款与绿色投资模式成为绿色信托的主力军。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信托业综合运用债权融资、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等多种金融工具,为绿色环保产业提供综合的金融整合服务,累计规模近6000亿元人民币,有效促进了绿色产业、新能源产业、绿色金融等领域的蓬勃发展,支持了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中国信托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常务)漆艰明近日在2022财新夏季峰会ESG专场暨《中国信托业的ESG发展之路》报告发布会上表示。

尽管绿色信托数量增长迅速,但当前绿色信托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王遥表示,绿色信托体系设计和配套机制不健全,绿色信托仍处于初级阶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目前仅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绿色信托指引》,尚无信托业主管部门发布绿色信托专项政策。二是绿色信托业务尚未明确统计口径,信托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机制仍未健全,信托业气候风险管理基础还未建立。三是法律及监管政策存在障碍,缺乏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予以规范。四是财政、货币等相关政策支持较少。信托机构创新发展绿色信托的积极性未充分激发。

除配套机制有待完善外,绿色信托还面临着来自市场与行业层面的挑战。

王遥认为,在市场层面上,碳市场交易实践少专业门槛高、信托投资成效有待评估、绿色信托市场化应用不普及、绿色信托产品发展单一以及信托业科技化发展水平较低等因素都制约着绿色信托的发展。

“全国碳市场交易自2021年开市至今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仅发电行业纳入其中,交易活跃度有限,交易模式和资产价格机制形成尚未成熟。同时碳排放权交易具有极强专业性,碳金融理论基础、制度依据、实践参考仍较少,信托公司深度参与碳市场交易存在难度。”王遥表示,“在信托投资成效方面,绿色信托业务具有公共性、外部性,易受宏观政策、内外部环境变化、项目建设进度等因素影响。当前绿色效益评估体系尚未建立,中小绿色创新企业主体增信保障措施不足,项目投资效益不明晰,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无法获得信托稳定支持。”

此外,王遥还表示,绿色信托业务目前主要以政府主导的项目为主,对象范围较为狭窄。绿色产业项目多为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项目盈利能力主要依赖政府补贴或项目投产收费权,项目自身融资吸引力较弱。信托融资成本高于信贷、债券等融资渠道,抑制企业寻求信托融资需求。

在行业层面上,王遥则认为,随着绿色、小微/普惠金融等创新业务发展,征信基础、支付基础、抵质押平台出现不匹配情况,信托公司依靠传统业务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机制难以推进业务持续发展。同时,新能源、碳资产、环保科技等行业涌现,对信托熟悉程度、竞争能力、技术迭代提出要求。信托业内绿色金融科技高精尖跨领域的复合专业型人才仍待充实。

防范“洗绿”风险

对于该如何更好地推进绿色信托的发展,王遥建议,在政策层面要完善绿色信托顶层设计、给予政策支持、建立绿色信托激励监督机制和加强相关部门、机构间的协调沟通。

对于行业,王遥则表示,信托业要依托在股权、债权以及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的成熟经验,成立专业绿色信托研究小组或部门,通过行业及地域分析,借鉴自身其他业务和国内外绿色信托的发展经验,加强绿色信托产品创新研究,为绿色信托的发展提供多元化发展可能。

此外,王遥还认为,信托业要完善风控,加强绿色项目线上审核与线下监管的全流程,严格把控金融风险与“洗绿”风险,形成对目标客户的精准信用画像,降低绿色项目的信用风险,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相关链接:

ESG成信托业转型突破点

观察:绿色信托渐成气候

绿色信托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