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思想> 银行要扮演ESG引领者角色

银行要扮演ESG引领者角色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7-11 08:05

□记者 于晗

“各类企业是推动我国‘双碳’目标顺利实现的中坚力量,银行和各级金融机构应以投融资服务撬动和赋能世界经济绿色转型,扮演ESG引领者角色。”近日,在第二届ESG全球领导者峰会上,渤海银行董事长李伏安如是称。

李伏安指出,近年来,在国家战略部署下,绿色金融支持相关政策迭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持续构建,ESG披露标准不断完善,ESG能力成为企业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对于银行业而言,践行ESG理念,服务并引领绿色转型,是银行业发挥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推动转型金融的重要机遇。

为此,银行要通过多方面发力,促进绿色金融创新和发展。

一是建立全面的ESG风险管理体系。银行要持续完善和健全绿色金融相关的管理制度、政策和流程,比如要基于信贷全流程进行端到端的ESG评估改造,从客户选择和准入、尽调、评审、贷中与贷后管理等方面提出规范性、约束性要求。强化与气候和环境变化相关风险的识别、计量、缓释和控制,着力开展对重点客户、重点行业乃至全部资产的气候变化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等工作。

二是搭建绿色金融转型标准和产品体系。完善授信客户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分类标识,运用科技手段和外部数据资源不断升级风险识别办法,对拟授信客户或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实行全方位、全流程的风险管理,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同时,银行要打造绿色产品体系,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ESG理财等的基础上,持续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创新服务模式,构建绿色开放生态,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金融助力。

三是通过运营和投融资推进碳中和。监管要求“渐进有序降低资产组合的碳强度,最终实现资产组合的碳中和”“渐进有序减少碳足迹,最终实现运营的碳中和”,这对商业银行的运营和投融资组合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商业银行需要全面统筹,细化执行落实。比如,针对债权类资产投资,重点投资于绿色债券以及ESG表现良好企业;针对棕色企业,银行可开发挂钩其绿色转型进度的产品。

四是强化科技赋能,加强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在绿色客户洞察方面,针对现有客户和项目开展ESG智能识别,及时抓取ESG数据,建立客户绿色画像,开展ESG分析与预测,评判投资项目绿色水平,推动客户和项目自动达标、自动绿色项目定价;在数字化创新配套服务上,可以研发ESG相关指数和工具,开发与其挂钩的绿色指数和理财产品;在绿色金融风险管理方面,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工具建设风险预警系统,运用机器学习的情景模拟与压力测试等方法,分析不同情境下的风险状况并进行信贷资源配置决策。

五是倡导绿色、低碳行为,积极践行自身运营碳中和。商业银行要积极开展对自身运营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的盘查和披露,在战略、治理体系和路线图上强化运营碳中和方案,开展运营碳排查,积极加入负责任银行原则(PRB),建设绿色网点,优化渠道布局,搭建绿色金融场景。并积极探索基于个人碳积分体系的权益运营方案,以个人碳减排着手倡导绿色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