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7-07 11:32
各相关单位:
加强预期信用损失管理是规范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化解能力,促进银行稳健运行和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近期,监管部门出台了《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办法》(银保监会〖2022〗10号文,以下简称10号文),针对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的治理机制、管理措施、对外信息披露等提出明确监管要求,为规范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的内控机制和管理流程,夯实信用风险拨备管理基础提供了政策遵循。该文件的发布为新金融工具准则有效实施,通过模型建构发挥预期信用损失法在揭示风险、强化风险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提供了依据。
在当前银行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监管政策要求日益明确的背景下,规范有效地通过模型解决业务经营决策、运营及风险管理、经营结果呈现等已成为商业银行防控风险,稳健经营的重要措施。为更好地帮助银行决策层及治理层理解、管理、监督、使用复杂模型及假设,提升银行的模型管理、定量分析、风险监控和前瞻性判断能力,增强信用风险信息的可比性和前瞻性,防范并提早化解金融风险,《中国银行保险报》拟于近期举办“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办法政策解读与实务远程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函告如下:
一、培训时间与形式
(一)时间:2022年8月16日-17日,连续两天(具体时点详见附件)
(二)形式:在线远程培训。
二、培训课程与师资
(一)培训课程
第一部分:预期信用损失实施的前世今生
模块一:预期信用损失法的实施背景
1. 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背景及会计准则实施
(1)ECL实施后银行减值计提变化评估
(2)ECL实施技术细节及相关行业对标
2. 银保监会预期信用损失管理办法相关背景
(1)监管整体逻辑及三要素分析
(2)会计准则、流程监管及披露监管体系相关
模块二:10号文中的管理要求解读
1.银行各利益相关方的相关职责规定
(1)董事会,高管层,监事会等相关职责划分
(2)季末、半年末、年末相关审批流程
2. 全面分析各部门相关流程及职责划分
(1)部门流程重新规划及相关职责划分
(2)内控关键节点分析
3. 预期信用损失法的相关管理流程梳理及内控
4. 监督管理方案及内部评估机制
(1)模型验证机制及年度内部评估
(2)监管文档要求
模块三:10号文中的信息披露解读
(监管及会计准则相关披露要求及现行行业实践)
第二部分:10号文的实施要求详解
模块一:10号文中的数据和系统实施要求解读
1.历史数据重新梳理及管理流程梳理,相关数据收集机制建立
2.管理自动化要求提升以及系统相关功能变更
模块二: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具体细节要求
1.前瞻性的信用风险显著上升
(1)五级分类及阶段划分
(2)前瞻预警信息与阶段划分
(3)阈值设置及变化指标设计
2.前瞻性调整模型相关细化及敏感性要求
(1)组合分池组合要求及前瞻性模型要求
(2)宏观经济场景预测及权重设置
3.管理层叠加模型及关键参数
(1)管理层叠加监管管理要求
(2)管理层叠加示例
模块三:新增模型验证机制及年度评估机制
1. 模型管理流程全面重塑–-持续验证,年度验证及外部验证
2. 年度全面评估机制相关要求及评估内容
3. 减值管理提升及进一步预测要求
(二)培训师资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资深专家,市场机构资深专家。
三、培训对象与证书
(一)培训对象
商业银行及非银机构(含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各级农村信用联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 董事会办公室、风险管理部及资产负债管理部(计划财务部)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
(二)培训证书
完成全部课程,可获得由主办单位颁发的结业证书。
四、培训费用
(一)收费标准:培训费2300元/人,组团参训 10 人以上,免收1人培训费。
(二)费用缴纳及发票:报名费由参训人员转账到中国银行保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账户,转账时请注明“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办法政策解读远程培训班”。 账户信息如下:
名 称:中国银行保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银行北京莲花池西路支行
账 号:333757929643
(三)报名方式:请于开班前2日将报名回执及付款凭证发至指定邮箱:fanconghui@cbimc.cn。为便于领取发票,请填写报名回执中的发票信息。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樊老师,010-63998055,13552709796。
特此函告。
附件:
关于举办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办法解读与实务远程培训班的函.pdf
中国银行保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