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绿金> 碳普惠的重要突破口

专家观点

碳普惠的重要突破口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6-28 08:33

□郭海飞

根据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的研究,在碳中和背景下,中国未来30年的绿色低碳投资累计需求将达487万亿元。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49.79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银行个人存款总额约为110.39万亿元,占比约44%。按照当前存款增长速度粗略估算,未来30年,仅仅银行存款,就能满足中国绿色低碳投资需求的487万亿元。其中占比约一半的个人存款人,将发挥非常重要和巨大的作用。

如果能够让个人储蓄者享受到绿色低碳的红利,充分调动个人投资绿色低碳的积极性,不仅能够解决绿色低碳投资的海量需求,还将是落实金融碳普惠的具体实践,碳账户或是银行落实碳普惠的重要突破口。

碳普惠制是低碳权益惠及公众的具体表现,也是为市民和小微企业的节能减碳行为赋予价值而建立的激励机制。碳普惠平台的搭建,将有助于引导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相对低碳的消费行为。

然而,个体减碳量具有“量小面广”特点,如何对公众生活中低碳行为的碳减排量量化,是碳普惠平台搭建过程中的首要难点,需要开发出科学严谨、数据可获得、可核验的碳普惠方法来解决。

当前,国内碳普惠平台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政府主导或以政府为主体;二是企业主导或以企业为主体。其中,多数碳普惠平台都是由政府或企业单方面投入的资金维持运营,如果得不到持续稳定的运营资金,碳普惠平台也很难可持续发展,更谈不上做大做强。

而资金优势是银行天然的优势,海量的个人存款和储蓄账户,不仅为银行解决了资金难题,更提供了大量客户。这也是众多银行纷纷试水上线个人碳账户的重要原因。

2021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大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考核力度。2021年7月,人民银行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开始正式实施,用于优化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助力银行业绿色金融合规稳健发展。

这将倒逼银行加大绿色金融发展力度,个人碳账户也将成为银行绿色金融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望成为银行落实碳普惠的重要突破口。

但是与政府和互联网企业主导的碳普惠平台相比,银行在低碳数据采集获取、互联网技术方面有一定差距,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创更多碳账户应用场景,与互联网科技企业、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是值得考虑和注意的问题。目前,互联网企业主已经开始与政府部门强强联合,高德地图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正在联合打造碳普惠平台“北京MaaS出行”,腾讯也与深圳市政府联合推出碳普惠平台“低碳星球”。

碳普惠平台的竞争日趋激化,银行也必须转变思路,加快步伐,否则很有可能在竞争中落后。银行在搭架碳普惠平台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客户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同时要加快与碳交易市场的对接,将碳账户减排量转变为真正的碳资产。

最主要的是,银行应充分利用金融实力和融资杠杆,充分让利于民,比如个人碳账户减排量达到一定程度,可以申请绿色低碳贷款,买房按揭贷款利率可以下浮等等。

只有将个人碳账户的碳资产与贷款利率等挂钩,让碳减排表现优秀的个人能够实实在在地充分感受到银行的绿色低碳红利,银行才能获得更多个人储蓄者的青睐和信任,也才能真正落实金融碳普惠,才有可能在与政府和互联网巨头碳普惠平台的竞争中异军突起。

(作者系中国投资协会咨询委绿创办公室副主任、万绿信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