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评论>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系列研究之三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基本内涵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6-24 08:37

□王志强 安俊 董积生 付强

新时代确立新方位、新方位指引新征程、新征程奋进新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的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在根本性质、初心使命、发展动力、运行模式和治理机制等方面具有全新内涵。它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服务全体人民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科技为核心生产工具,以平台生态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普惠、共享、开放的金融价值观念和供给体系。基本内涵是“以人民为中心”,核心理念是“人民本位、家国情怀、创新驱动、服务民生、金融向善”。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突破了传统金融边界,具备全新运行逻辑和服务模式。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价值取向的人民金融;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国家建设、捍卫国家安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初心使命的国家金融;是充分借鉴和依托一切最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以科技创新替代资源投入为根本驱动力的创新金融;是紧盯社会主要矛盾,坚持“共建、共有、共治、共享”原则,为普罗大众解决痛点难点堵点的民生金融;是饱含人性道德之光,以“公正、无私、善良、温暖”为特征,建设大同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至善金融;其最高目标是推动人类世界由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

李月敏/制图

全新的根本性质:从以资本为中心转向以人民为中心

《大学》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中国特色金融与传统金融根本性质不同。传统金融以资本为中心,具有“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等特性,如果任其无序发展,必然导致财富集中、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中国特色金融以人民为中心,是民本金融,以天下兴亡、国计民生为己任,对国家和人民满怀大爱深情,“公正、无私、善良、温暖”是其本质特征,其最终目标是服务共同富裕、走向天下大同。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所决定的,具有深刻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我们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而不是别的什么金融。我们主张金融发展为了人民,金融发展依靠人民,金融资源人民共享,金融成果惠及广大人民,而不是被少数阶层和特殊人物独占。

全新的使命初心:从为少数人谋利益转向为天下人谋永福

金融是一柄双刃剑,如果主要为少数富裕精英阶层服务,就会扭曲社会公平正义,加剧贫富分化,阻碍人类文明发展;如果主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则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成就至善金融。中国特色金融倡导“家国一体,义利天下”,为天下人谋永福,根本目标是落实人民主体地位,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实现人民福祉和国家利益最大化,最终发展经济、服务国家、改善民生、造福人民。其不再是冰冷的商业算计和“小我”的利益考量,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新的发展动力:从资源投入驱动转向科技创新驱动

随着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和持续赋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表现出与传统金融完全不同的动力机制:传统金融是人力、资金密集型产业,主要依靠资源和要素投入扩张金融版图,追求超大的业务规模、完整的产业链条,坚定着“大而不倒”的经营信条;而中国特色金融是智力、知识密集型产业,主要依靠科技、知识、智慧和创意的投入,通过搭建金融场景、培育社会生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与不同产业相融相通、相依相存,与不同行业合作共赢、共同成长。传统金融的基本逻辑是利用杠杆,借助货币派生功能,放大资本增殖能力,往往导致金融脱实向虚、结构失衡、资产泡沫化和债务扩张等恶果。而中国特色金融通过搭建场景化、平台化、生态化社会系统,由资源禀赋驱动转向科技创新驱动。一是大幅降低经营成本。传统金融模式主要是“坐等获客”,被动提供金融服务,过分依赖营业网点的空间分布,通过人海战术寻找商业机会。而中国特色金融借助科技赋能,可以通过网络、线上低成本无限制延伸服务触角,大大提高了金融服务的主动性,降低获客和经营成本。二是破除信息和信用不对称。囿于信息交流渠道的点对点直线型传播,传统金融模式对于客户识别、风险防控,存在许多掣肘,并且成本高昂。而中国特色金融在大数据技术的辅助下,实现网状交互传播,还能够利用海量基础数据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和风险量化,有效解决信息和信用不对称问题。三是形成多元化盈利模式。传统金融主要依靠信贷资源生存,“存款立行”,利润主要来自存贷利差和中间业务服务性收入,大部分中间业务也是信贷业务的衍生结果。中国特色金融顺应科技发展趋势,通过搭建生态场景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深化金融的“内涵”和“外延”,拓展金融的“广度”和“深度”。

全新的运行模式:从孤立封闭独占独有转向普惠开放共建共享

传统金融运行模式下的私有制安排,虽然有效保护了私有产权,但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消耗、闲置浪费和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集聚集中。随着金融业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的使用和建立,通过分享、共享、共有、混合制经营等一系列创新制度安排,可以实现金融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共享共用,极大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推动金融运行模式从“孤立、封闭、独占、独有”向“普惠、共建、开放、共享”转变,显著提升金融运行效率、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福利水平。现代科技推动金融运行模式逐步向生态化、平台化、智能化、数字化、移动化和开放化转变。

全新的治理机制:从单一企业治理转向党的领导与现代企业治理相融合

变易乃千古不易之理,全球企业发展史表明,不存在一成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企业治理模式。中国的企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经过长期摸索和不断总结,中国国有企业成功从西方现代企业治理模式中摸索探寻出一个中国特色的党的领导与现代企业治理相融合的新模式,即由过去单一企业化治理转变为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和思想引领,建立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架构,实现由“三会分权制衡”的法人治理架构向党领导下的现代企业治理架构转变,在加强党的建设和完善公司治理中实现最佳平衡。实践证明,党的领导完全可以与企业治理相互融合,党的建设完全可以与发展改革相互促进,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崭新治理机制。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