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地方> 对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对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6-24 08:26

□蒋平

今年3月,银保监会联合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4月,重庆银保监局出台《金融支持新市民安居乐业实施细则》,针对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新引进专业人才、新退伍军人等新市民群体,从创业就业、住房、培训及教育、健康养老、基础金融服务等方面提出四十一条支持措施。这既是对近年来重庆金融业服务新市民的经验总结,也是立足重庆实际,落实国家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再出发。同时,也需要在深刻认识新市民金融服务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把握好四对关系,进一步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质量。

对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的三个认识

“回不了的乡”“进不了的城”曾是部分新市民群体的困境写照,也是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表现。从加强金融服务的角度助力新市民安居乐业是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践行党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使命。

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是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当前,我国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最突出的矛盾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新市民收入差距和经济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是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共同富裕时指出,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就是要促进金融服务的普及普惠,倡导在可负担成本的基础上无差别地为有需求的“新”“老”市民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金融领域以公平公正的服务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新市民平等享受改革开放硕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新市民概念起源于农民工并逐步扩展至城市流动人口,这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过去在各地城镇化进展中,因主客观条件制约及片面追求GDP产生了挤占农业资源和农民利益的问题;城市流动人口受户籍制度或自身技能等条件制约,难以均等化享受城镇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影响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稳定。近十多年来,国家及部分地区陆续出台了有关新市民教育、户籍、权益保护等系列政策,逐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让新市民真正享受“市民”待遇。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有助于政府部门建设新市民安居乐业重大民生工程,有助于新市民享受均等化的金融服务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是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抓手。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即“两高”目标的重要举措。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格局和“城乡统筹试验区”的定位决定了在重庆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更具紧迫性。2021年,重庆新市民数量约在540万以上,重庆412万外出人口成为其他城市的新市民。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类人才资源,随着重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人才回流、引进人才的规模和趋势也在持续加强。强化对人才安居乐业的社会保障,才能让人才立住脚、留住心、扎下根。加强新市民群体的金融服务,目标之一就是要助力重庆建设全国重要人才高地,发挥人才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作用。

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应把握好四对关系

新市民群体的出现和壮大与过去数十年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紧密相关,未来要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还应把握好四对关系。

把握政策增量与存量的有效衔接。新市民在城镇安居乐业,涉及创业就业、住房、医疗健康、教育培训、养老保障、权益保护等方方面面。各级政府部门已针对性地推出了财政、税收、就业、住房、社保等一揽子配套政策。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要做好金融政策与现有支持政策的有效衔接,推动各类政策进一步细化优化。如,在支持新市民创业就业方面,既要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以及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也要研究创新适合新市民群体生产生活特点的产品和服务;在满足新市民安居需求方面,既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也要从增加合理供给、助推平台搭建、加强渠道建设等方面助力租购并举的市场健康发展,大力帮助新市民缓解住房困难。

把握产品供给与客户需求匹配适当。近年来,金融机构加快布局零售板块,但部分机构经营管理粗放,未能有效针对“新市民”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匹配金融服务,既有因信用数据缺失造成的对“新市民”的金融排斥,又有过度授信、“扎堆灌水”的现象,并暴露出诱导消费、暴力催收、个人信息泄露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金融服务的本质是破除货币资源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市场障碍,金融服务供给水平和方式应与需求侧动态匹配。据近期对重庆住房租赁新市民的问卷调查反映,新市民对住房、医疗、养老、创业的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住房价格(占比89.27%)和租房区域位置(占比51.5%)、异地就医结算(占比57.08%)、租售同权(占比57.94%)、养老理财和养老储蓄产品(占比63.09%)、创业政府补贴(占比52.79%)和简单快捷贷款申请(占比64.38%)等方面,而新市民中不同群体的金融需求偏好也有明显差异。增加新市民金融供给要警惕“大水漫灌”式无效供给,防止金融资源投向错位,杜绝滋生金融违规行为、侵害新市民合法权益。

把握风险防控与服务条件的协调平衡。设定金融服务获取条件是维护市场秩序、防控金融风险的必要保证。为有效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针对新市民群体在户籍、职业、社保等方面的情况差异,既要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服务获取条件,也要通过加大信息共享和丰富风控模型确保风险可控。同时,在创新发展专属性、多元化产品体系中还应注重数据短期运用与长期保护的协调一致,充分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把握稳定经济与促进就业协同推进。金融对保市场主体稳经济与促就业稳岗位的支持作用是相辅相成的。稳岗促就业能引导劳动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重要保障。而市场主体稳定才能确保就业岗位稳定,进而确保居民收入稳定。监管部门出台支持制造业、科技创新、优化普惠金融等一系列政策,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支持就业吸纳能力强的行业、“专精特新”企业、民营中小微企业等,既是应对疫情冲击,纾困企业、稳定市场、托底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为了增强“源头活水”,为新市民在城市就业提供最根本的、最强有力的保障。

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的五个探索

重庆银保监局将服务新市民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认真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强化监管引领,发挥政策合力,搭建数字平台,力争形成新市民金融服务“重庆经验”。

突出权益保护。立足金融服务的“政治性”“人民性”,以保障工资足额按时发放为切入点切实维护新市民合法权益。联合市人社局等出台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施办法。推动相关银行对接“民政专项资金监管平台”,协助民政专项资金代发业务高效发放。开展常态化金融知识宣传,重拳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为新市民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融入国家战略。立足融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出台若干措施支持制造业、科技创新、民营小微企业发展,在增强发展动力同时稳定新市民创业就业的“原动力”。支持“西部职教基地”建设,培养产业升级“生力军”。提高创业就业保障,扎牢新市民创业就业的“安全网”。

融入区域联动。立足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针对成渝流动人口“双向奔赴”的特点,做深做细新市民金融服务,包括减免异地手续费、保险通赔通付、实现成渝基础金融服务“一体化”;推动成渝公积金跨区查询,开创全国公积金资金跨区融通使用先例,实现住房金融服务“一体化”;助力成渝税务、医保等业务跨区办理,助推公共服务“一体化”;积极支持成渝金融法院落地重庆,促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障“一体化”。

推进政策合力。立足区域政策有效衔接,推进纳入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规划,强化区域协同制度设计。建立与13个市级部门共同参与的跨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促进金融政策与重庆就业、住房、社保等支持政策有效衔接。

推进信息共享。立足建设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搭建银政大数据互联互通平台“金渝网”,成为金融系统与政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总线”,大幅降低金融机构的数据成本,为普惠型数字化金融产品的大量涌现奠定坚实基础。联合重庆发改委上线“信易贷·渝惠融”等金融供需对接平台,有力推动金融资源直达,提升新市民信贷可得性和便利性。

(作者系重庆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