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地方> 采访手记:金融助力 外贸远航

采访手记:金融助力 外贸远航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6-22 09:11

□张瑾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6.0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其中,5月进出口同比、环比分别增长9.6%、9.2%,长三角地区进出口环比增长近20%,上海等相关地区进出口明显恢复。

外贸产业实现稳健增长的另一面,是内外部复杂形势带来的诸多挑战。今年以来,我国外贸企业在生产、流通、结算等方面遭遇的各类风险逐渐增多,防范化解风险和增强融资供给的诉求不断提升,对相关金融服务及产品的需求明显加强。

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贸易口岸,上海历来是联通中外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节点。笔者在走访中发现,自疫情暴发以来,上海银行业保险业“稳外贸”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多家银行保险机构在帮助外贸企业应对汇率波动、优化人民币跨境结算、加大信贷投放、优化承保和理赔条件、完善信用体系和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这些举措有效支持了在沪外贸企业抗击疫情和有序复工复产。

值得关注的是,在疫情、物流等多因素影响下,部分中小微外贸企业在生产、仓储、运输等方面遭遇的不确定性明显提升,而这些企业通常缺乏主动搭建自主完整产业链供应链的能力,在相对困难的环境中应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比较有限,盈利状况不太乐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主们接单的信心。

要让这些中小微外贸企业敢接单、愿生产,就必须进一步用好金融政策。金融机构一方面应更有针对性地强化对外贸企业进出口过程中的金融支持和产品服务创新,切实帮助外贸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和汇率避险成本;另一方面应更好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保单融资“白名单”机制作用,扩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和承保规模,加大对外贸企业诸多风险的保障力度,实打实减少企业的风险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