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股份制银行年报科技专题】股份制银行加大科技和人才投入

【股份制银行年报科技专题】股份制银行加大科技和人才投入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5-09 10:27

□记者 苏洁

2021年上市银行的年报陆续出炉,梳理年报可以看出,无一例外地提到科技或数字化转型成果。记者梳理发现,除了六大行外,12家股份制银行更是将金融科技放在了重要部分进行阐述。

科技投入持续增长

从对金融科技的资金投入来看,12家股份制银行投入规模增加趋势明显。

在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的科技投入最强。2021年,招商银行继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全年信息科技投入132.9亿元,同比增长11.6%,占全行营收的4.37%。

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的科技投入占营收比例较为接近。2021年光大银行科技投入57.86亿元,同比增长12.35%,占营收比例为3.79%;中信银行2021年信息科技投入75.37亿元,较2020年增长8.82%,科技投入占营收比例提升至3.68%;2021年浦发银行持续着力“全景银行”打造,加快各领域数字化改造升级,信息科技投入67.06亿元,同比增长17.34%,占营收比例为3.51%,这是浦发银行科技投入占营收比例首次超过3%。

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的科技投入占营收比例相当。兴业银行2021年大刀阔斧进行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引进,全面加快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科技引领作用。年报数据披露,2021年兴业银行科技投入63.64亿元,同比增长30.89%,占营收比例上升至2.88%;民生银行信息科技投入45.07亿元,同比增长21.75%,占营收比例为2.83%;平安银行2021年,IT资本性支出及费用投入73.83亿元,同比增长2.4%。

还有几家股份制银行的科技投入较有特色。如广发银行在年报中表示,打造最佳客户体验的智慧型银行,坚持融合发展,以金融科技赋能消费和产业升级,全面塑造数字化经营新模式。2021年广发银行强化“科技引领”主线,贯彻“科技赋能”发展动能,科技投入共计31.01亿元,同比增长35.71%。值得注意的是,恒丰银行2021年科技投入21.11亿元,占营收比例为8.85%,这得益于该行提出的数字化敏捷银行新战略,并从组织架构、高层人员、人才引进、业务布局等方面加以配合。对比近3年恒丰银行的科技投入情况,2021年该行在科技投入上的花费大增,增长233.49%,是前一年的3倍多。

加大人才引进

从人才引进来看,各银行高度重视金融科技人才,金融科技人员不断增加。

招商银行特别注重金融科技发展,全行研发人员超过万名,全年增幅达13.1%,占全行员工总数的10%左右。浦发银行科技人员6428人,同比增长9.71%,占总员工比例为10.64%,这是浦发银行科技人才占比首次超过10%,可以预见,科技人才将是浦发银行人才引进的重点。中信银行科技人员(不含子公司)4286人,占总员工比例为7.73%。兴业银行日前发布一则高层次科技人才社会招聘公告,其中招聘职位包含首席信息官、总行科技板块部门负责人、科技管理部、科技运维部、数据管理部等金融科技相关职位;此外,兴业银行同时启动实施科技人才万人计划,去年引进2000多名科技人员,目前科技人员占比例为6.45%。光大银行科技人员2361人,比2020年末增长20.15%,占总员工的5.11%,这是光大银行科技人员占比首次超过5%。民生银行科技人员3062人,同比增长16.65%,占总员工比例为5.08%。

值得注意的是,几家小型股份制银行科技人才占比较为突出。平安银行2022年科技人员(含外包)超9000人,与2020年超8500人的规模相比,增幅约5.88%;恒丰银行科技员工548人,较2020年底增长11.38%,占总员工比例为4.68%;渤海银行持续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引入与资源投入,科技人员占总员工人数比例增长至7.32%。

组织架构调整

组织架构调整也是2021年股份制推进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一大特点。

如2021年中信银行完成了对科技条线组织架构的调整,形成“一部三中心”的科技组织架构,设立数字化转型决策委员会。“一部”即信息技术部,“三中心”即软件开发中心、大数据中心、科技运营中心。其中,大数据中心为2021年新增。由此来看,2021年中信银行更强化对多维数据的深度应用和管理。

民生银行2021年大刀阔斧对金融科技体制机制和人员进行调整,成立了生态金融部、数据管理部,撤销直销银行事业部,建设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台、AI平台等七大平台,提升全行数据治理、数据服务、监管报送、数据资产四大统筹管理能力,培育数据文化与生态、数据产品两大体系。

在平安银行的十二字策略方针“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中,科技引领居于首位。在单独的人才之外,组织架构也是平安银行调整的方向。2021年在平安银行的组织架构中,IT条线下设科技开发中心、科技运营中心、科技管理部,其中,科技管理部为2021年新增。

在体制机制的适配上,恒丰银行成立数字化敏捷转型工作领导小组,以及“一院两办”——数字银行研究院、数字银行办公室和敏捷组织办公室,为数字化敏捷转型提供组织保障。同时,该行还探索“项目制”“派驻制”“内嵌制”等数字化人才配置、培养模式,打破部门壁垒,应客户需求建立的柔性团队已在多种场景下运转服务。

数字化转型各具特色

从具体金融科技项目来看,各家股份制银行侧重各有不同,但均将金融科技作为提质增效、优化系统的重要手段。

比如,招商银行在打造“轻型银行”转型的下半场以来,一直持续深入推进全行数字化转型发展和3.0经营模式升级。打造“最强科技银行”需要软硬件相结合,招商银行脚踏实地向这一目标迈进,让服务客户的每一个流程环节都享受数字化的便捷。

兴业银行朝着“构建连接一起能力,打造最佳生态赋能银行”的目标,在基本建成新一代云化科技基础设施、夯实技术基座的基础上,融入政府管理、社会治理、企业经营、居民生活等更多生产生活场景,构建“数字兴业”。具体来看,F端涵盖结算、投资、融资、支付、托管等综合金融服务在内的第三方开放平台不断完善;G端运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普惠金融新生态;B端场景生态平台新增落地1015个至3174个,推出医疗综合支付服务平台、教育云平台、住房租赁资金监管平台等;C端迭代手机银行开发,融入鸿蒙生态,APP月活跃用户(MAU)较年初增长16.85%。

光大银行推出了新一期科技战略规划,突出强化应用中台建设,树立新体验、新模式、新融合和中台化、敏捷化、智能化的“三新三化”发展目标。在“123+N”数字银行发展体系下,“一个智慧大脑”开发训练算法模型超800个、客户标签超2100个,实现多模态生物识别的交叉应用、覆盖场景500余个;“两大技术平台”,云计算平台3.0应用系统上云率近90%,大数据平台数据总量超9PB、同比增长149%;“三项服务能力”聚焦移动化、开放化、生态化;“N个数字化名品”规模扩增至24项。

几家小型股份制银行虽没有大行科技投入力度大,但也提到了金融科技创新成果。如,2021年华夏银行以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业务数字化转型、数据基础、科技支撑等建设,产业数字金融业务实现破冰发展。数据显示,该行个人手机银行平均月活客户较上年增长36.35%,主要电子渠道交易替代率达到98.34%,数字化业务经营效能显现。

民生银行则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改换赛道的机遇,将体系性、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作为布局未来的新起点;广发银行深入开展保银协同,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加快数字化经营,创新“云柜员”服务模式,业务量占比提升至37%。

浙商银行以“00后银行”的鲜活品牌形象,积极推进普惠金融、科技金融,与客户共创价值。该行践行科技引领转型,积极融入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大局,探索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银行业务的深度融合,打造强大的技术支撑平台,对外输出技术平台和服务,逐步树立金融科技创新品牌形象。

作为“最年轻”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渤海银行自布局生态银行发展模式以来,持续探索自建生态和共建生态的融合发展之路,打造拓客、获客、活客、留客、黏客的链式循环;同时,渤海银行金融科技体系定位于强化科技赋能,驱动“轻前台、快中台、强后台”全方位数字化转型。

综上,可以看出,12家股份制银行在金融科技投入上各有千秋,各具特色,由此我们也可以窥见未来商业银行科技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