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思想> 养老金融市场需求旺盛

养老金融市场需求旺盛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4-25 09:10


王梓/制图

□本报记者 房文彬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如何保障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

近日,中国太保寿险董事长潘艳红在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专业养老金融市场无疑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保险业在积累养老财富、抵御长寿风险、建设产服生态方面,具有自身独特价值。

市场化养老需求空间巨大

潘艳红认为,老龄化趋势下,我国养老金融与养老服务市场空间巨大。

目前我国养老体系仍以基本养老金为主,但职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由2001年的70%以上下降至当前 40%左右。世界银行建议,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金替代率应不低于70%,而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55%。对此,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预测未来5-10年时间我国预计会有8万-10万亿元的养老金缺口有待补充,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进一步扩大。

“随着富裕人群步入老龄化,养老金融市场需求逐渐旺盛。”潘艳红表示,改革开放后最先享受经济发展红利的人群逐步迈入老年阶段,央行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调查显示,户主年龄 56-64 岁的家庭户均总资产最高,其次为 46-55 岁,这部分群体有较强养老资产储备需求。但他们的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仅有 20%,且以短期银行存款和理财为主,专业养老金融市场无疑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家庭结构小型化,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正在转变,对社会化、市场化养老服务接受度持续提升。加上中产阶层对养老生活品质的追求与普惠养老供给之间的落差,进一步打开了市场化养老服务的空间。”潘艳红称。

保险业具有独特养老金融价值

“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理财或储蓄类产品,保险业在积累养老财富、抵御长寿风险、建设产服生态方面,具有自身独特价值。”潘艳红表示。

保险业依托生命表等专业精算技术,通过科学、精准、合理的养老金统筹和规划,在抵御长寿风险能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价值。以生命表为基础,运用专业精算技术开发的年金类产品,是唯一能够提供保证领取、终身领取等功能的金融产品,能够有效覆盖老龄群体长寿风险,这是保险业服务于养老金融方面有别于其他金融产品的独特优势。

据悉,太平洋寿险累计为超过1000万客户积累3000亿元年金准备金。截至2022年3月底,太平洋寿险长期护理保险项目服务4800万参保人群,累计赔付超310万人次,赔款超122亿元;“惠民保”方面,以主承保的“沪惠保”为例,2021年度参保人中,51-80周岁占比超过40%,目前发生的理赔费用中,65周岁老人赔付占比45.6%,切实为老年群体减轻了就医负担。

“有长期的保险产品,当然需要有长期的投资增值能力相匹配。”潘艳红表示,经过多年积累,保险业在长期资金的投资方面,也逐步建立了一套基于负债特性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较好地满足久期、流动性、收益、风险管理等多重目标要求,实现穿越周期、平滑市场波动、获取稳定的养老财富增值的目的。

从数字来看,2013-2021年8年间,上市险企年均综合投资回报率达到5.59%,不但跑赢CPI,而且投资收益的稳定性远超股市大盘。

积极服务老龄事业

“保险消费需求正从单纯的保险产品,升级为包括财富管理、健康养老服务在内的综合解决方案。”潘艳红在会上说。

从保险业资金与资产特性来看,与康养产业对社会资本的需求特性高度契合。养老健康产业建设投入资金体量大、投入期间长、回报周期也比较滞后,绝大部分社会资本难以承受。而寿险业投资资金长久期、回报要求稳定的特性,与养老产业天然契合,可长期、持续、稳定地参与康养产业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和客户来源,可以扶持养老产业度过最初的三到五年能力建设的爬坡期。

2021年,太平洋寿险启动“长航行动”,深化公司转型,完善“保险+”产服生态是转型的一个重要施力点。在服务端,太平洋寿险积极打造“大健康、大养老”产服生态,并加强线上、线下适老化改造,护航老年群体健康生活和品质养老。在养老方面,2018 年以来,太平洋寿险陆续在长三角、大湾区、环渤海、成渝及中部地区落子11个“城郊颐养、城市康养、旅居乐养”型的高品质养老社区项目,为长者提供“全年龄覆盖、全天候响应、全方位呵护”的养老服务。

然而,目前国内养老产业尚未形成清晰的盈利模式,如何缓解养老金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夯实完善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是保险公司普遍面临的问题。

“但我想这正是这个领域未来的潜力所在,只要客户需求客观存在,我们需要的是以长期主义的视野和精益运营的工匠精神,持续提升高品质、高效能、可持续的运营能力。”潘艳红如是说。